北市建构全流域河川水质即时监测网 全天候掌握水质变化

移动式水质感测器设置于内沟溪等支流进行监测。(黄敬文翻摄)

为打造台北市优质亲水环境,台北市环保局已建构完成北市全流域河川水质即时监测网,主要河川本流共设5处固定式水质测站,支流则搭配移动式水质感测器,掌握并确保河川水质;环保局表示,监测设施结合太阳能及储能装置,可24小时全天候监测、运作不断电,即时掌握辖内主要河川水质动态变化,若水质骤变也可立刻得知,派员稽查遏阻污染排放。

环保局说明,河川水质受河水流量、天候状况、流入污染物量等呈现动态变化,部分水质指标同一天内的变化相当大,2019年底于基隆河成美长寿桥、承德桥设置2处固定式河川水质自动监测站,接着2020年7月、11月分别于淡水河本流台北桥、新店溪中正桥救难码头,以及2022年7月景美溪北新桥下再增设3处固定式测站,共计有5处固定式水质监测站,以掌握河川水质状况。

环保局指出,其他支流部分,因流量不稳定、水深较浅,故辅以能机动调整点位的移动式水质感测器来监测水质,借此建构全流域河川水质即时监测网及淡水河系水质预警机制,另外每月会例行至辖内主要河川共16处水质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借此更全面了解北市辖内河川水质概况与常态变化趋势。

环保局表示,为达用电自给自足,24小时不断电监测,即时掌握水质变化的目标,5处固定式河川水质自动监测站与移动式水质感测器,皆设置以太阳能发电及储能设备做为测站电力来源。

环保局说,以24小时固定测站装设之太阳能板发电为例,经估算每日约可产生420瓦(0.42度)的电力,每年5处测站太阳能约可产生766.5度电力,若以1度市电排碳约0.5公斤来换算,等同每年减碳383公斤,同时供给测站后多出的电力可存于储能设备,以备日照不足时使用,有效掌握监测数值外,也符合净零趋势中能源转型的方向。

环保局鼓励民众设置绿色创能及储能设备,一起发展分散式发电,共同为北市能源转型,迈向净零永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