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方位质量文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

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当前,市场监管企业消费者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密切,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的质量治理新格局。这些新变化新趋势,对我们的质量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有更新的思路、更宽的视野与更大的智慧来应对这一挑战。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质量治理一方面需要加强质量立法与执法,严格市场监管,强化质量监管;另一方面要从德治出发,弘扬质量文化,提升国民的质量意识

推动高质量发展,质量文化建设不可缺位。从国家层面看,质量文化是国民质量意识、质量精神、质量价值观和质量行为(包括生产和消费行为)的综合体现。建设质量文化,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我们在长期的质量繁荣中形成了丰富优秀的质量文化资源。要解决质量治理的难题,我们不仅需要树立坚定的质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还需要深入发掘传统质量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寻找质量治理难题的“文化解药”。

从历史经验看,各国质量跃升都伴随着质量意识上的进步与觉醒,质量文化促进了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与大众质量消费自觉。质量文化能够为建设质量强国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与精神动力,同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观,促进民众质量意识的觉醒并积极参与社会质量治理。反之,如果质量文化出了问题,不但会增加质量安全风险,为质量监管带来巨大负担,还会严重损害国家的产业质量生态国际竞争力。因此,质量文化建设应当成为我们质量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从微观组织来看,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承载质量文化的主体。通过质量文化建设提高经营管理者和生产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更加高效的质量管理模式,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上新台阶。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通过质量文化建设能够改善帮助企业理解顾客对绿色、健康、体验等质量要素的新需求,从而提升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捕捉能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升级。

从产业发展来看,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创造质量效益。通过质量文化建设能够促进行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发挥质量标杆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打造行业质量文化,合理分配产业链上下游利益,自觉遏制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形成开放共赢质量生态。

从市场环境来看,质量文化建设需要统筹考虑质量的生产与需求两端的工作。通过质量文化能够促进需求端(广义的需求端包括:消费者、政府、下游企业)建立正确的质量消费观,摆脱短缺经济时期形成的落后质量观念,提升消费质量,塑造供给侧的质量生态。如果没有需求端质量意识的提升,好质量将无法创造经济效益,形成低质低价重复购买的恶性循环,造成大量的社会质量损失与资源浪费,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就会发生,继而抑制了企业主体的质量提升动力。

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要求监管工作将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的有机结合,治理风险源头,营造健康市场环境。在“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理念为指引下,通过质量文化建设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的力量(政府、生产者、消费者、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形成多元“质量共治”格局,破解监管力量不足与监管滞后的难题。在质量文化生态视角下,监管工作将由质量结果的监管转变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性管理,对产业链质量生态和区域质量发展的评估和督察,惩罚与激励引导机制并重的局面。

从国家文化软实力角度来看,《建议》中提出“到二��三五年,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质量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不仅能够帮助中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助力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形成竞争优势,还能够弘扬诚信文化提升国民诚信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综合来看,质量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做好顶层设计,从经济、监管政策、教育、舆论等多个方面着手形成合力,构建全方位的质量文化建设体系,制订国家级层面的质量文化建设路线。通过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加强舆论宣传,培育先进质量文化生态。积极探索将质量相关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培训情境。同时,还应加快质量法治和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激励制度,强化质量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激发消费者的权力意识;善于运用社交媒体大数据等先进手段,探索质量风险的评估机制,敏锐察觉当前质量治理的突出问题,防范风险于未然

质量意识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质量文化的建设需要做长远的规划,不仅要有“润物无声”的能力更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心与恒心。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通过构建全方位质量文化,提升国民质量理念,弘扬工匠精神,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行稳致远。(作者系天津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