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鱼虾扎到手,为什么会截肢

充满着春节气氛的厨房里,你在准备拿手好菜——油焖大虾、红烧比目鱼、蒜蓉生蚝、清蒸鲈鱼。

砧板上水花飞溅,鱼虾正准备成为大餐的主角。一个不小心,你被看似不起眼的鱼鳍和虾头“咬”了一口。

伤口微微刺痛,你甩了甩手,继续处理食材。

但是,这个微不足道的伤口真的可以置之不理吗?

在你清洗鱼虾的时候,稍不留神“咬”伤你的,一般是鱼鳍中的刺以及虾的额剑和尾节。

为了防御和使捕食者难以吞食,一些鱼类进化出由鳍条形成的刺,这些刺可能分布在背鳍、胸鳍、臀鳍和腹鳍上[1]。

而如果你经常吃虾的话,会发现虾身上有两个最尖锐的结构,一个是虾头处像锯齿一样的结构,叫做“虾枪”或者“额剑”,是虾用来防御和攻击的武器,另一个是虾尾处的尾节。

鱼类的骨骼图解 / Wikimedia Commons

这些与海水亲密接触过的鱼虾们,可能带着数种细菌,沿着你手指上极其微小伤口裂口,侵入你的体内,造成严重的感染。

一般来说,先天的免疫系统包含一个相互作用的机制,能够在你皮肤受伤时迅速地作出反应,抵御细菌的入侵,清除微生物污染[5]。

但有些细菌能够快速地逃避你发起的免疫反应,或者绕过你的防御机制,促进感染过程,比如创伤弧菌和海分枝杆菌——两种能引发严重病变的细菌[5][6]。

在处理活鱼或活虾时,它们可能会突然弹跳,导致你的手被划伤 / 图虫创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在2019-2021年共诊断因鱼虾等水产品刺伤致海分枝杆菌感染211例,其中海鲈鱼刺伤占24.17%[2]。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都有因鱼虾刺伤感染海洋创伤弧菌致脓毒症的病例[3][4]。

创伤弧菌是一种与伤口感染有关的侵入性致命海洋细菌[7],分布极广,自然生存于近海、海湾的海水及海底沉积物中。海鱼、虾类、贝类等海洋生物都有可能携带该细菌[8]。

而海分枝杆菌是引起人类机会性感染的最常见的非典型分枝杆菌之一,它的感染严重程度非常广泛,可能自发愈合,也可能深度持久感染[6]。

除了海产品刺伤皮肤感染,进食生的或未熟的海产品也可能会感染创伤弧菌 / 图虫创意

就在你无视伤口,继续处理鱼虾时,那些与伤口接触的“歹毒”细菌已经在你的体内安营扎寨,迅速繁殖。

海分枝杆菌的侵入会导致皮肤感染,甚至使深层组织中产生肉芽肿性病变,还可能发展为腱鞘炎、关节炎和骨髓炎[6]。

而若是不幸被创伤弧菌感染,在严重的情况下,超过一半的患者在症状出现的24小时内会出现蜂窝组织炎,并伴有大疱或瘀斑,甚至恶化为坏死性筋膜炎或坏疽[9],最坏的结果可能会是截肢。

当指腹疼痛加剧,伤口开始发红、肿胀,你意识到该处理伤口了,却只用自来水简单地冲洗,贴上了创可贴,而这又为细菌的繁殖和伤口的感染创造了条件。

渔业工作者接触海洋生物或海上作业时手部刺伤,发生的手部慢性感染较多 / 图虫创意

一方面,在小而深的鱼刺伤口上贴创可贴,不仅不利于伤口分泌物的排出,还促进了一些厌氧菌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就医不及时和不当的创口清洗可能致使杂菌感染,使后续的诊断更加困难[10]。

又过一段时间后,你才发觉手指已经明显的不对劲了,肿胀明显,疼痛加剧,甚至还出现了四肢乏力、头晕发热的症状,你急匆匆地赶去医院,却为时已晚。

侵入体内的创伤弧菌会产生细胞外酶和毒素,导致皮瓣局部穿通血管遭到破坏,筋膜上方的皮下组织坏死[12]。

在免疫功能障碍的人群中,创伤弧菌的“攻击”很难被抵抗[11] / 图虫创意

其实,在被鱼虾扎到的那一刻,你就该注意了。正确的处理是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再用酒精或碘伏擦洗消毒,尽可能把伤口清理干净,简单包扎后到医院就诊。

个人预防才是不被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当你在厨房里与鱼虾“搏斗”时,避免感染最好的方式还是戴上手套,不要让“大鱼大肉”成为你快乐的“隐形刺客”。

参考文献

[1]Price, S., Friedman, S., & Wainwright, P. (2015). How predation shaped fish: the impact of fin spines on body form evolution across teleost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1819.

[2]姚梦园,槐鹏程,朱佳明. (2023).2019—2021年山东省某医院海分枝杆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中华皮肤科杂志(04),294-300.

[3]郑林洋,曾允富,王溶. (2020).一例下肢被海鱼刺伤感染创伤弧菌报道并文献复习. 海南医学院学报(5),383-387.

[4]周慧萍,李宇华,陈永春. (2023).临床药师参与1例海洋创伤弧菌致脓毒症病例的药学实践.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3),168-171.

[5]MacLeod, A. S., & Mansbridge, J. N. (2016).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in Acute and Chronic Wounds. Advances in Wound Care, 5(2), 65-78–78.

[6]Emad Hashish, Abdallah Merwad, Shimaa Elgaml, Ali Amer, Huda Kamal, Ahmed Elsadek, Ayman Marei, & Mahmoud Sitohy. (2018). Mycobacterium marinum infection in fish and man: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a review. Veterinary Quarterly, 38(1), 35–46.

[7]Do Nascimento, S. M. M., Vieira, R. H. S. D. F., Theophilo, G. N. D., Rodrigues, D. D. P., & Vieira, G. H. F. (2001). Vibrio vulnificus as a health hazard for shrimp consumers. Revista Do Instituto de Medicina Tropical de Sao Paulo, 43(5), 263-266–266.

[8]刘少伟,阮赞林.(2012).海洋生鲜美味之隐忧——海洋创伤弧菌的危害.质量与标准化(10),35-36.

[9]Yun, N. R., & Kim, D.-M. (2018). Vibrio vulnificus infection: a persistent threat to public health. 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33(6), 1070–1078.

[10]顾安康,张宇.(2022).海分枝杆菌的研究进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11]Melissa K. Jones,James D. Oliver.(2009).Vibrio vulnificus: Disease and Pathogenesis.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77(5),1723-1733.

[12]Wong, R. M. Y., Chau, L. T.-C., Mak, M. C.-K., Tse, W.-L., & Ho, P.-C. (2019). Necrotizing fasciitis induced by Vibrio vulnificus in patients without marine contact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 19, 151-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