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会东扩到亚太吗

(示意图/达志影像)

由于美国国会《台湾政策法》草案中提及,将赋与台湾「准北约」地位,引起许多人议论,质疑北约是否真的有意扩张到东亚太平洋地区,将「第一岛链」纳入范围。对于这一议题,我们必须厘清其中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所谓「准北约」地位并不意味真的加入北约,而可能是较低层次的安全承诺和战略部署。北约全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过去的假想敌是东欧的「华沙公约」。在冷战结束、华约解体后,它进行了5次扩张,目前战略设施已经贴近俄罗斯边境,并造成俄方的激烈反弹,导致俄乌战争!

2020年,在北马其顿加入后,北约已增至30国。如果今年申请加入的瑞典与芬兰成功入盟,则将增至32国。但如果它还想进一步东扩至亚太,那就不再是「北大西洋」地区的组织了。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时必然面临改名与正名的考验。

二、如果它真的决定进一步东扩,成为「北大西洋及太平洋公约组织」,则势必面临三大难关考验。

首先,要得到美国及其他成员国老百姓的同意。目前在美国,选民反对声浪很大,前总统川普过去即抱持「退群」的立场,并要求欧洲各国承担更多的北约维持经费。其次,欧洲20余国也未必同意。近期一些欧洲国家的极右冀、疑欧派政党纷纷擡头,在义大利甚至上台执政,它们不一定会投下赞成票。其三,自2021年起美国分担的北约预算从原先22%降至16%,而德国分担比例则提高到16%。

换言之,北约的决策不再是美国一方说了算。现在德国的经济因俄乌战争、能源危机而严重受困,财政状况很不好,它会甘心接受美国国会议员的倡议,将北约进一步扩张至东亚地区,并承担更多的经费支出吗?

三、依据北约第5条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采取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措施时,此项措施应即终止。」

如果要让上述规定之效力扩及亚太地区,并要求各成员国「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及太平洋区域之安全」,这些国家真的会愿意这样做吗?更何况,一旦联合国安理会的成员国投下了否决票,这样的武力制裁行动还有可能持续进行吗?

近日拜登总统在联合国公开表明,奉行美国的「一中政策」,决不寻求与中国大陆发生冲突,也不会形成新的冷战。由此看来,除非美国改弦易辙,决定同时与中俄两大国为敌,否则北约在近期应该不会跨越欧陆的疆域,东扩至亚太地区。

(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