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北交所进行时
自9月份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宣布成立以来,新三板市场的热度被迅速点燃。统计显示,由于新三板“精选层”将作为北交所无缝平移板块,其估值已经迎来一波明显上涨,同时基金、券商和个人投资者也都在积极准备,希望能搭上北交所的“首班车”。
估值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国内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目标。
在业内人士口中,经常将国内资本市场大致分为四层:主板、中小板称为“一板”市场,创业板、科创板称为“二板”市场,新三板被称为“三板”市场(北交所的成立就是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重要举措),众多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被称为“四板”市场。
仅从企业数量上看,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处于塔尖的自然是主板中的大型蓝筹公司和优质的中型稳定发展公司,处于塔基的则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而“三板”市场恰巧处在“金字塔”的中间位置,自然需要承担起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上升通道,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责任。
但上市公司数量与市场资金总量常常存在矛盾。
比如,当前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总量大约是4000家,部分企业由于长期得不到资金关注,已经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但新三板市场累计服务企业数量超过1.3万家,因此很多早期挂牌企业经常感到“融资额下降,交投不活跃,流动性不足”。
因此,为深化新三板改革,证监会在去年曾通过设立“精选层”、引入公开发行和建立转板制度等改革,希望进一步激发“三板”市场的活力。可以这么理解,“三板”市场内部内又形成了一个小“金字塔”,从上到下依次为“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在北交所成立之前,上述三层挂牌公司数量分别是66家、1250家和5983家。
根据证监会披露,北交所的主要思路就是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原有“三板”市场结构不变。也就是说,原来“三板”市场中的“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将变为“北交所”“创新层”和“基础层”。另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就是“三板”市场将同步试点注册制。
“精选层的企业虽然股价表现参差不齐,但企业质地还是可以的。”一位市场资深投资者告诉新金融记者,2020年8月份,“精选层”首批30家公司集中上会,“这可是从超过1万家企业里面选出来的,说千里挑一并不夸张。”
但“精选层”首批企业上市之后,审核速度放缓,基本维持每月过会3家企业的节奏,这也就造成了“精选层”挂牌公司总数不高的现状。另有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精选层”拟申报企业总数为202家。不过,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精选层”实现上会及过会16家企业,这可以看作是北交所成立后,挂牌企业提速的重要标志。
不仅如此,随着“精选层”平移北交所等一系列政策的确立,激发了市场人气,也带动“精选层”个股迎来了一波估值修复行情。
根据安信证券的统计,“精选层”整体平均市盈率从8月份的30倍左右,上涨至最近的40倍,已经接近创业板市场8倍的水平。“但如果你比较北交所和创业板龙头个股的估值,差距就更大了。”上海一位资深投资者告诉新金融记者,“当前的市场更愿意给龙头股较高的估值,相较创业板市值排名前二十位个股接近80倍左右的市盈率,北交所龙头公司当前的估值无疑更有吸引力。”
机构投资者其实已经在行动了。在北交所宣布成立后的首批5家上市企业中,平均参与的战略投资者已经超过5家。值得一提的是,其定价方式均采用直接定价,4家公司选择折价发行(相对于停牌前最后收盘价),1家公司选择溢价发行,这也是“三板”市场转暖的重要标志。
交易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参与北交所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打新股。一方面,北交所个股估值相较创业板低;另一方面,有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普遍认为前几批北交所新股质量不错,这就为打新取得正收益奠定了良好的市场预期。
以北交所成立后首批“精选层”5只新股为例,其平均中签率不足1%。其中,广脉科技中签率最低,仅为0.52%;恒合股份中签率最高,但也不过是1.3%;锦好医疗、广咨国际、海希通讯的中签率,则分别为0.69%、1.01%、0.81%。
如果说当前有问题困扰着北交所的打新参与者,那就是选择做“一手党”还是“打满仓”。
因为根据“精选层”的打新规则,现金申购(即不需持有股票市值做门票),按比例申购(按申购资金比例,多交钱就获得比例多),比例分配最小单位为100股(按申购时间顺序,先到先得)。
因此,资金实力雄厚、投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一般都集中资金购买重点目标股,保证中签数量,但如果资金较少,抗风险能力差,就每只个股申购100股,尽早去申购,拼“手速”。
“应该说,去年‘精选层’刚上市的时候,市场表现不令人感到满意。”上海一位投资者告诉新金融记者,首批30只新股,赚钱的少,赔钱的多,“国内投资者有‘新股不败’的情结,但‘精选层’首发却没能做到这一点。”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一方面,部分投资者对市场预期过高,但因为“精选层”门槛过高(资产门槛100万元),造成投资者基数过小,影响了市场整体估值;另一方面,因为交易制度的设计(交易时间优先),但不同券商执行标准并不统一,这也影响了投资者的打新热情。
仅从统计数据看,已上市66只“精选层”个股,按首日收盘价算,截至10月11日,29只盈利,28只亏损,9只持平。但如果按时间先后排序,则越到后期,新股表现相对越好(破发幅度小于5%),这说明随着市场规律起作用,新股定价更均衡,盈利预期也更好。
但不少相关人士都在提示,主板市场“新股不败”的神话很难一直在北交所延续,因为很多投资者看重的打新股“无风险收益”在主板市场都在逐步萎缩,更何况是在风险更大的“精选层”。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两批打新依然是针对原先获得“精选层”资格的投资者,这并不包括北交所新开户成功的投资者。此前,市场一直在讨论“三板”市场是否门槛过高,除了要求投资者具备两年以上投资经验,还针对“精选层”“创新层”和“基础层”分别设置了100万、150万和200万元的投资门槛。但此次北交所成立,投资者门槛从100万元降为50万元,无疑让更多人获得了参与“三板”市场的机会,也为“三板”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
机会
对于北交所的启动,市场各方都将其看作资本市场难得的“增量”机会。但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格局下,错位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否则就会产生同质化竞争。
一般认为,科创板聚焦“硬科技”,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定位“三创”“四新”,即企业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或者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北交所定位“中小创新企业”,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茁壮成长。
所谓“专精特新”,其政策目的就是培育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性的中小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信息,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有4922家(第一批248家、第二批1744家、第三批2930家)。另有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底,“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的上市公司共有307家。换言之,北交所为大量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难得的融资平台。
“我们正在为登陆北京交所做准备。”天津一家在2016年就成功挂牌新三板,同时又是“专精特新”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记者,他们企业是工业领域的特殊材料供应商,“在行业内,国内全年需求总量不超过40吨。”目前,企业产量大约是8吨,一是希望借助北交所,获得扩大产能的资金,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希望通过引入产业资本,巩固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
但上述企业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我们接触了一些券商,认为我们市值规模太小,但我们这个行业体量就是不算大,不能依据规模来判断企业价值。”从数据上看,很多“专精特新”企业总市值的确不高。以第三批进入“专精特新”的新三板公司为例,在所有213家公司中,市值处于0—5亿元水平的公司高达150家,占比70.42%。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北交所的成立有可能影响当前的券商竞争格局。近几年,券商竞争格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以2021年上半年券商营业收入排名,排名前三位的企业营收都超过了200亿元,而排名后二十五位的券商营收均没有超过50亿元。
但新三板企业市值低、总量多的特征为许多中小券商迎来了发展机遇。截至10月12日,在“精选层”上市的66家企业中,仅从单家券商保荐企业数量看,排名靠前的是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分别是9家和6家,但余下的开源证券、中泰证券、东北证券、东吴证券也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估计随着北交所扩容,深耕区域市场的中小券商,有望迎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不仅仅是券商,众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也在积极布局北交所。
从私募基金的角度,很多创投基金很早就开始布局“专精特新”企业,甚至在新三板刚推出的时候就已经进入,随着北交所成立和市场扩容,预计会复制创业板、科创板的成长路径,为资金提供更好的进入和退出渠道。
对公募基金而言,北交所的成立为机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此前,受制于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机构大多采取观望态度。但随着北交所成立带来的市场流动性改善,质地优异的“专精特新”企业会被机构纳入研究覆盖范围,使得投资者能够分享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红利。
一句话,对所有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来说,北交所提供的投资机遇,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