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习近平设北交所的战略(赵锡军)
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2日在2021年服贸会宣布将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次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即注册成立。(新华社)
日前,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次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期待已久的大陆第三家证券交易所终是花落北京。在选址上,落子北京,既可以缩小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南北差距,也可以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大陆在上世纪90年代初设立了上交所和深交所,给南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资源。有了金融资源,经济才能更好发展。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南方民间投资更为丰富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下,大陆经济南北差异不断扩大,南方地区明显优于北方。因此,在北方设立证券交易所,缩小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南北差距有其必要性及紧迫性。
那么,为何选址北京?从表面上看,北交所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与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似乎并不相符。但实际上,北京一直有大量金融机构总部,早就是一个事实上的金融资源配置中心。不过,这个配置中心的配置能力主要体现在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上,而不是市场化的配置上。北交所的设立正好可以补齐短板,让北京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更加合理均衡。
另外,北京是大陆科研机构最多的城市,拥有众多科研力量雄厚的研究院所和大学,在各领域都有很好的科技研发力量。但是,科研成果要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力需要各种支援条件和支援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便是金融服务。新成立的北交所便是要为这些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其实早在2013年,北京就设立了俗称「新三板」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是一个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场外市场,流动性较低。目前,新三板有66家精选层公司,在创新层和基础层还有几千家公司。此次北交所的建立是在新三板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总体平移精选层基础制度,给中小企业中科研实力强、形成了研究成果转化和市场化的企业提供支援,使其真正成为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的设立其实与创新驱动战略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着内在联系。
在市场的角度看,支持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活动的金融服务主要是银行信贷。现在,国家的经济结构要转向创新驱动,特别是通过科技研发来驱动,这就需要更多能承担较大风险的投资。显然,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将难以满足创新驱动的服务要求,需要资本市场来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站在企业的角度,大企业对于初创期企业的并购其实并不一定是为了将其做大,有时候反而是要将其扼杀于摇篮,减少未来的对手。对于初创期企业而言,资源尤其资金匮乏,使其不得不投靠大企业。北京证券交易所建立后,将为广大科技研发型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援,实际上给企业铺就一条避免被垄断性资本巨头收购的路,让企业可以安安心心地进行科研创新,助力创新驱动。
作为大陆第三家证券交易所,北交所的设立会给市场带来多大影响是外界所关注的。北交所与沪深在较大程度上将形成差异化发展。
目前,大陆在上海和深圳各设了证券交易所,但沪深两市的主机板,尤其上证多是大型企业。在沪深,面向科研创新企业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板块。而北交所的总定位是服务科研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将以全部力量对相关企业进行服务,与沪深主机板形成差异化发展。
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预计北交所也不会对其带来太大影响。中国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需要有一批动力强劲的引擎来驱动,因此要给科创型中小企业足够支持。目前,上海的科创板和深圳的创业板每年都有1、200家企业上市,两市每年不过4、500家。而大陆有许多企业都想创新发展、搞研发,需要上市融资,造成市场对科研创新资源配置的需求太旺盛,仅靠沪深板块一年上市4、500家还远远不够。新设北交所将能提高此类企业的上市机会。
实际上,在大陆中央提出创新驱动战略以后,大陆的经济结构要向创新驱动来升级转化,金融服务的支援必然要有一个大的改变。北交所的设立正是助力创新驱动中的重要一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