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习近平为何缺席G20(胡勇)

习近平2022年与拜登在峇里岛G20峰会上会面。(资料照/路透)

一向推崇元首外交的习近平破天荒地缺席G20峰会,北京对个中缘由守口如瓶,不能不引发舆论遐想。有人猜测进入第三任期的习近平渐生皇帝心态,只愿享受「万国来朝」的主场外交;有人判断中印关系迟迟没有转圜令习近平心生不满,故以缺席来「惩罚」东道主;还有人认为如今的G20盛况不再,甚至沦为领袖大合照,习近平不去也罢。上述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笔者更愿意相信习近平此番放弃出席G20峰会是中国统筹权衡后作出的取舍,不宜过度解读。

首先,习近平的出访频率确实下降了,但这并不能和坐等他国「朝觐」的皇帝心态划等号。习近平上台后热衷于元首外交,10年来共46次踏出国门,到访70个国家,出访天数多达253天。即使是在中国疫情阴霾犹在的2022年,习近平也有3次出访,到访5国。2023年已过多半,习近平却只有2次出访,到访2个国家。

然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则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国内政治优先」,习的精力分配可能随之发生变化;二则习原本今年7月赴印度出席上合组织峰会,但莫迪临时将实体会晤改为线上会议,客观上取消了习的一次出访;三则习今年3月专程访问了俄罗斯,难道中国的「皇帝」要去莫斯科「朝圣」?

其次,中印关系的现状确实难以令中国满意,但由李强代替习近平赴印度参会并不意味着故意要让莫迪丢面子。2020年边境冲突爆发后,中印关系始终在低位徘徊,元首外交也陷入停顿。不同于北京的克制,新德里大打边界牌,甚至将解决边界问题作为中印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实际上就是要迫使中国在边界问题上作出实质性让步。

今年8月,习近平和莫迪曾在金砖峰会期间交谈,双方在边界问题上仍然无法取得共识。如果习近平赴印度出席G20峰会,即使出于礼节莫迪也要和习近平举行双边会晤,但这样的会面其实毫无意义。当然,习近平缺席G20不代表中国抵制这次峰会,作为中共二号人物的李强以总理身份出席也说得过去。

再次,曾经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动见观瞻的G20确实有愈来愈沦为清谈馆的趋势,但这并不表示G20这个平台已经没有价值。

2022年峇厘岛G20峰会最重要的成果并不是通过了什么文件,而是上演了举世瞩目的「习拜会」。此番拜登继续来参会,还对习近平缺席感到失望,但从中国的角度看,峇厘岛「习拜会」的成果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再来一次新德里「习拜会」除了给拜登加分,对中美关系并无多少裨益。今年11月美国将主办APEC峰会,所以习近平并不着急,中美工作团队还有时间为可能的「习拜会」做准备。

G20其他成员中,日本、加拿大等部分国家与中国关系紧张,习近平不会与这些国家领导人会谈。巴西、印度、南非的领导人,习近平在不久前的金砖峰会上已经见过。阿根廷、印尼、墨西哥、沙乌地阿拉伯、土耳其等国家的领导人,可能会出席今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峰会。G20中唯一的非国家实体欧盟则预计于今年年底前与中国举行峰会。综上,习近平专程赴印度出席G20峰会的必要性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