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飞沫更小、更难采检!中山大学研究:新冠病毒传染途径为气胶传播
中山大学气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带领国际团队从事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机制是气胶传播(又称气溶胶传播或空气传播)。(中山大学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中山大学气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带领国际团队,27日在国际权威期刊杂志《科学》(Science)发表跨国论文,指出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机制是气胶传播(又称气溶胶传播或空气传播),颠覆过去认知的飞沫或接触传播,引起瞩目,获得《纽约时报》报导。
王家蓁表示,比起飞沫,气胶不仅在空气中悬浮得更久,可长达数小时,能够传播到比现行规范的1至2公尺社交距离更远的距离;一旦被吸进体内后,小颗粒的病毒气胶,尤其是5微米以下,更可直接越过鼻咽及上呼吸道,到达肺部更深处的细微支气管甚至肺泡处,而不被现行的鼻咽采样筛检侦测到。
王家蓁提到,气胶传播并非难以防范,但须更加留意空气清洁与消毒,以及气流流动方向及影响。气胶比飞沫更大程度地受到气流的影响,包括周边环境气流风向、室内通风系统,甚至建筑物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王家蓁也在论文中提到近期一篇国外研究,并指出许多公共场合用来隔开座位的隔板,是设计用来阻绝因咳嗽或打喷嚏喷出的飞沫,可能妨碍气流的流通,增加气胶传播的风险。
王家蓁认为,呼气气胶的浓度远高于飞沫接触传播,稍早已被美国CDC证实,并不像过去所认知的重要,因此防范气胶传播应较接触及飞沫传播更需优先考量。
王家蓁在论文点出过去大众常有的迷思,认为气胶传播只会发生在长程传输,却忽略气胶传播在短距离传播的威力更甚,因为离感染者距离愈近,病毒气胶的浓度其实更高。但目前全球各国所采取的防疫规范,是根据接触及飞沫传播而设计,并无法有效遏止气胶传播,无疑是在防疫上的一大破口,这也是目前疫情持续居高不下的原因。
中山大学指出,随着气胶传播途径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朗,如何调整过去未尽周延完善的防疫措施,将是步入后疫情时代全球各国都需要认真以对的重大挑战。目前新冠变种病毒如Delta持续肆虐全球,其传染力较原本未变异的病毒株大幅增加,部分案例甚至仅需15秒即完成传染,更加呈现防范气胶传播的必要性及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