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固定服務業好賺!外送產業承接弱勢族群 卻潛藏剝削風險

虽然外送产业各方仍多有纠纷,但对很多想自由、兼差,或是相对弱势者来说,外送产业是相对容易的选择。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外送员弹性高、入门门槛低,对想要自由、家庭临时有变故或弱势族群,都是很好的就业选择。」全国外送产业工会理事长陈昱安受访时指出,外送员对很多弱势族群来说是相对好赚钱的工作。但政大教授刘梅君提醒,外送员易受剥削、风险高,仍需小心。

外送平台弹性高

外送产业近年来虽然有片面改单、高抽成与对外送员缺乏保障等问题,平台与外送员之间的雇佣关系看似相当不平等,但台湾仍有超过10万人担任外送员,街上仍看得到许多外送员不分晴雨,骑着机车或脚踏车卖力送单。

有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外送员,还有其他收入来源。以往薪资偏低的服务业祭出高薪征才,但包括餐饮业、观光旅馆业等,职缺仍补不满,显示「求职者向往弹性工作」。兼差情况不仅反映在外送业,连有正职的上班族也开始接case,寻求下班以后的工作机会。

比固定服务业好赚

前民众党立委赖香伶受访时表示,外送平台刚来台湾时,一单的价格可高达100元,因此长期跑下来可以比很多服务业的薪水还要高,加上消费型态改变,有时候几杯奶茶的订单,民众还是想要外送,因此消费量非常大,加上工作充满弹性,比固定工作来说很有优势,外送员趋之若鹜。

不过她也指出,由于外送平台变更费率,目前一单仅剩30到40元,外送员需要花更多力气跑单下,也开始有许多民众选择退出。陈昱安受访则担忧,平台提高抽成价格,店家因为获利减少而涨价,将成本转嫁消费者,而消费者看到价钱变高,订外送的意愿就会下降,外送员能跑的单就变少,如此造成恶性循环。

平台抽成太高

赖香伶说,平台抽合作店家35%太高,很多店家希望能抽15到20%,但怎样的费率比较合适,需要有协商机制,让店家也有决定与协商权利。

陈昱安也提到,虽然外送平台与外送员劳动关系不对等,但对于很多弱势族群来说,外送员只需要手机或电脑,还有一部机车就可以从业,进入门槛相对其他产业低,且弹性很高,这对于包括身障、单亲家庭、无薪假劳工与中高龄者来说,可能就是非常及时的收入来源。

他举例说,有认识的司机是脑麻患者,一般的职场环境对这些族群不见得那么友善,对于部分很难融入的族群来说,外送产业就成为相对好的选择。另外,他也看过很多单亲父母,因为家里没人带小孩,可能等小孩放学后,接了小孩就载着他们跑外送,对单亲父母来说相对便利。

难给弱势更多保障

政大劳工所教授刘梅君受访时则说,由于各国界定外送产业的劳动型态并不明确,因此要给弱势劳工更多保障其实并不容易。她坦言,很少国家对一般劳动规定有明确结论,更何况弱势劳工。刘梅君指出,若以我国法制来看,若能让外送员强制纳保职灾保险,或是积极投保《劳工职业灾害保险及保护法》相关职灾险会是最好。

「外送员没有雇用限制,可以无限延伸!」刘梅君说,平台并不会面试,只要会骑车、看得懂手机与方向与操作APP就可上路,由于行业不挑人,因此即使保障仍相当低落,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投入。

【更多精采内容,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