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识度逾9成3 兴大携手中研院开发「白蚁辨识AI」登国际期刊

国立中兴大学昆虫学系教授李后锋进行白蚁影像拍摄。(兴大提供/林欣仪台中传真)

家中的木料、纸张或皮革经常遭到白蚁啃食吗?而想要防治,又无法确认自家白蚁是哪个物种?国立中兴大学与中央研究院团队携手,成功开发「白蚁辨识AI」,只需要4分钟,就能辨识8000张图样中的白蚁,较人工鉴定得花4小时省时省力,且准确度超过9成3,此成果获国际期刊经济昆虫学杂志刊登。

「白蚁辨识AI」的研究开发,是由中兴大学白蚁研究团队与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蔡怀宽团队共同合作,近日更获国外媒体报导。兴大昆虫系教授李后锋指出,目前台湾的白蚁防治主要依赖业者,因不同的白蚁物种有不同的防治方法,业者在作业时需要大量物种鉴定,此研究就是希望解决其中鉴定困难的问题。

李后锋说,白蚁鉴定以往须依赖研究室成员,旷日废时,但透过白蚁鉴识AI系统,兴大提供4种台湾常见、会对民宅造成危害的白蚁物种,并提供2万4000张图像让系统学习,可大幅缩短鉴定时间。未来盼透过白蚁即时鉴定软体发展成新的白蚁防治资讯交流平台,协助民众认识白蚁并选择适当防治工具、推荐专业公司。

「与人工智能软体比赛鉴定白蚁是有趣的经历!」参与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员邱俊祎表示,在进行8000张白蚁图像鉴定时,使用人工共花费4小时,且过程中需要极度专注、很容易会看错或点错;若使用白蚁辨识软体,可大幅缩短鉴定时间,且能更快速针对不同物种其特有生态与特性,进行弱点区别的施药,达到准确防治与有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