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机就能辨识稻谷成熟度 兴大运用AI科技提升农业技术
中兴大学智农中心主任杨明德20日表示,「手机拍照辨识稻米成熟度」AI技术,提供稻谷采收最适期建议及后续收割机媒合路线规画。(中兴大学提供/陈淑芬台中传真)
台湾稻米产业链年均产值逾500亿元,但农民常抢收,造成谷粒含水量高,米质差、耗费烘干成本。中兴大学今天表示,研发「手机拍照AI判识稻米成熟度」AI技术,农民只要手机拍照所获谷粒含水数据判断成熟度,与专业仪器测值差距小于1%,经技转在3300公顷契作田区导入整合云端服务平,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
俗话说「一流农民看经验,二流农民看农民历,三流农民看个隔壁」,一般农民透过稻谷含水量来判断稻米成熟度,过去常用手捏、嘴咬来研判,割稻时机全凭经验。
中兴大学智农中心主任杨明德(右二)20日表示,经研发「手机拍照AI判识稻米含水量」AI技术,技转给宸讯科技公司,在3300公顷契作田区导入整合云端服务平,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兴大学提供/陈淑芬台中传真)
中兴大学工学院长、智农中心主任杨明德表示,农会收购稻谷都要求谷粒含水量要低于30%,再经烘至15%,才能入仓收藏,否则恐会发霉或发芽;一般含水量30%谷粒平均需经烘干30小时才能收藏,所以,谷粒含水量越低,价格越好。
但农民面对多变气候常抢收,因谷粒含水量高,造成青谷率、米质较差、烘干作业耗费高油电成本。为解决研判稻米收割时机难题,中兴大学获「AI计划」补助,研发「手机拍照AI判识稻米成熟度」AI技术。
杨明德表示,研究人员用手机拍摄数千张谷粒影像,经检测含水量,将相关资讯上传给AI学习、辨认,经研究优化系统,农民仅需以简易色卡夹夹住稻穗、透过手机拍照,即可获得稻谷含水量,与专业仪器测定数据的差距小于1%。
兴大表示,此项技术经技转给宸讯科技公司,宸讯与弘昌碾米厂合作,在台南、高雄及彰化约有3300公顷契作田区,成功导入「稻米产业链垂直智慧整合云端服务平台」,以大数据平台提供各农地最佳收割日、收割机媒合路线规画及烘干仓最佳化作业排程。
兴大说,透过产业链垂直整合数位管理效益,协助上游端农民稻米收购价格每百台斤提升160元,中下游稻米加工烘干作业减碳效益达1300公吨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