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專法輔導財源兩難 學者:檳榔捐未必是好措施
卫福部预告槟榔专法草案,增设禁槟场所,要求业者营业登录等,研拟以公务预算辅导。图/联合报系资料照
卫福部预告槟榔专法草案,增设禁槟场所,要求业者营业登录等,研拟以公务预算辅导,但非比照烟害防制采烟捐,学者认为,这是财源两难课题,但以台湾而言,槟榔捐未必是好事。
卫生福利部近日预告制定「槟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这次草案明订禁止嚼用槟榔场所,更禁止未成年人及孕妇嚼用,同时规定槟榔业者未来营业需要向主管机关登录,槟榔业者贩卖槟榔及原料,应符合卫生安全及品质标准等,将于2025年2月17日预告期满,期间可陈述意见。
「槟榔健康危害防制法」草案在槟榔业者管理的包装警示图文、未成年人与孕妇禁用槟榔及禁槟场所等,多处条文可见烟害防制法的影子,但不同于以烟品健康福利捐进行烟害防制、查缉与烟农及相关产业劳工之辅导与照顾,槟榔专法未见「槟榔捐」规划,外界担忧未来执行预算来源。
卫福部口腔健康司长张雍敏告诉中央社记者,过去专家会议确实有部分学者建议主管机关规划槟榔健康福利捐,但「槟榔健康危害防制法」的核心重点是教育宣导与预防,相关财源以编列公务预算为优先。现在是草案预告期间,若有收集到槟榔捐相关意见,将重启讨论。
长期关注槟榔危害议题的台大公卫学院流行病学及预防医学研究所教授陈秀熙认为,面对槟榔健康危害防制,选择公务预算或课征槟榔捐、槟榔税,是财务面的两难问题,「这是我个人看法,槟榔捐就好像间接鼓励,仿佛是在说这是经济产品」,不一定对槟榔防制是好事。
陈秀熙进一步说明,虽然烟与槟榔都是健康危害因子,但透过烟税进行烟害防制是全国趋势,但槟榔是东南亚或局部区域性国家习惯,甚至槟榔具有文化因素,是不少族群的古代嫁妆,槟榔防制不仅要考虑农作物转型,文化也是转型过程中应考量因素之一。
台湾是多元文化融合社会,陈秀熙建议,先让槟榔危害观念落地普及,再讨论槟榔捐,较合乎民主国家消除危害物质,兼顾基本人权。据他观察,30岁以下年轻族群槟榔盛行率不如战后婴儿潮,主管机关可利用转型期,观察槟榔使用状况,或许台湾槟榔防制不需要走到课征槟榔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