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这个词,还敢说自己是科幻迷?
即便不清楚“太空歌剧”的确切含义,也得承认,这是个听上去挺厉害的词,既科幻又艺术,既前卫又古典,既浪漫又壮阔。
具体到影史之中,作为亚类型的太空歌剧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黄金时代、英雄时代和复兴时代——如今,维伦纽瓦的《沙丘》系列正在书写新的里程碑。
前些天的文章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太空歌剧的黄金时代:
《沙丘2》
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继续介绍太空歌剧的英雄时代。
《星球大战》(以下简称《星战》)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伟大影响无需多言。该系列本身也是太空歌剧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或者说,最具示范作用的模板。
典型的《星战》式太空歌剧通常具备以下要素:
第一,英雄主人公。
第二, 便利的超光速星际旅行和由许多星球、种族构成的太空世界。
第三,(将被英雄推翻的)宇宙级暴君。
第四,爱情。
第五,复杂的身世与悲剧的宿命。
第六,战争,一般体现为中世纪式的冷兵器格斗和近代海战式的星舰对轰。
第七,原始的,以帝制或古罗马共和国为蓝本的政治结构。
第八,至少有这么几颗星球:以西部片为蓝本的沙漠行星;高度城市化贫富差异巨大的赛博行星;重工业重污染的矿业行星;原住民处于被压迫状态的丛林行星。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星战》迅速带起了太空歌剧电影的一波热潮。可惜跟风者虽众,成功者却寥寥。前面提到的老前辈《飞侠哥顿》就是这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著名代表。
不过当时折戟的“类《星战》”电影也并非都是粗制滥造,还是有少数精品的,只是早已被大家所遗忘罢了。
比如1979年迪士尼斥巨资打造的《黑洞》,预算高达2000万美元,是首部《星战》的两倍多,在当时是迪士尼历史上最昂贵的电影。
早被人们遗忘的《黑洞》是特效工业的里程碑
影片讲了个“太空探险队在黑洞边缘遭遇邪恶科学家”式的故事,情节老套而角色单薄,但也留下一些堪称惊人的宏大场面,尤其是片末那地狱般的“黑洞内部”景象。迪士尼为该片自主研发的特效技术,令其足以在电影特效史上书写重要的一笔。
1980年,“B级片教父”罗杰·科尔曼也忍不住下场亲自操刀了一部太空歌剧。这部《世纪争霸战》基本上是把《七武士》的故事放在太空背景里荒腔走板地讲了一遍,好在虽然粗糙却从不缺乏趣味。
《世纪争霸战》
它的成本只有同年上映的《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的十五分之一,视觉效果竟颇具亮点,这多亏了那个在幕后从模型到布景再到大多数特效一肩挑的年轻人——詹姆斯·卡梅隆。
他的勤奋(连续几个星期都没怎么睡觉)和创造力(包括用喷了漆的麦当劳包装盒充作“飞船走廊”)令业内刮目相看,本片也成为“卡神”事业的起点。
詹姆斯·卡梅隆在《世纪争霸战》片场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日本,接连诞生了《机动战士高达》(1979)和《超时空要塞》(1982)两部日本动画史上的丰碑之作。
从此以后,日式太空歌剧沿着“巨大人形机甲”的路子坚定地走了下去。
《机动战士高达》点燃了几代人的机甲之梦
1984年的老版《沙丘》也值得一提。大卫·林奇的这次改编是影史公认的惨案,但影片本身在道具、场景和造型设计方面依然有独到之处,美学风格大胆前卫,带着股永不过时的邪劲儿。
与维伦纽瓦的新版对照着看?很可能是个好主意。
大卫·林奇版《沙丘》亦有可取之处
随着1983年《星战》“老三部曲”的落幕,高歌英雄主义的太空歌剧进入一个低谷期。
倒是反英雄开始受到青睐——1987年,对《星战》进行全方位对号入座级别恶搞的《太空炮弹》意外打响。
《太空炮弹》出自恶搞大师梅尔·布鲁克斯的手笔
此后又有无厘头英剧《红矮星号》(1988)乃至科幻类动画的老大哥《飞出个未来》(1999)接棒,共同撑起了“太空喜剧”这个亚类型。
喜欢太空歌剧的人怎么可能不爱《飞出个未来》?
由萨姆·洛克维尔、阿兰·里克曼和西格妮·韦弗联袂出演的《惊爆银河系》也属此类。
该片戏仿的对象是《星际迷航》及其粉丝文化,讲述一群已经过气的科幻剧演员被他们的外星粉丝当作真正的英雄,突然面临拯救宇宙的重任……
《惊爆银河系》可谓科幻大咖云集
整部电影天马行空而妙趣横生,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太空歌剧渐成昨日黄花之现状的自嘲。
当然,“低谷期”只是相对而言。别忘了从80年代中后期到整个90年代,《星际迷航》无论剧集还是电影都处于最好的时期。
别忘了《巴比伦五号》(1994)这样的科幻剧迷私藏佳作;更别忘了《星际之门》(1994)和《星河战队》(1997)这两部诞生于90年代的好莱坞科幻大制作——虽然当年人们的着眼点更多放在了视觉特效上,其实它们都有重新审视和挖掘的价值。
《星际之门》随后又拍了剧集,口碑胜过电影
之后,《第五元素》横空出世,以最浪漫的方式,让太空歌剧的旋律在宇宙中再次高亢回响。
吕克·贝松告诉我们,拍这种故事,情节多俗套都没关系,只要你有想象力、幽默感和视觉奇观——以及最关键的,相信爱能拯救全宇宙。
《第五元素》:还有什么比在太空里唱歌剧更太空歌剧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