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面也能传染!国庆出行需警惕
国庆假期开启,
不少小伙伴计划出游,
区卫健委提醒,
外出要做好防蚊工作,
慎防登革热!
1 登革热的流行地区有哪些?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全球登革热整体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流行强度显著超过历年同期水平,目前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或地区报告超过1000万例登革热病例和6000多例相关死亡病例,发病数为去年同期的3倍。
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主要来源国为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2024年1-8月病例报告以广东、云南等地为主。若出行目的地为上述国家,或广东、云南等地,请注意防范。
2 登革热如何传播?
登革热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经过大约8-10天的增殖后,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能传播登革病毒的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是上海市常见蚊种之一。当前,我市处于蚊媒活跃期,一旦有输入疫情后,发生本土病例的风险较大。
3 外出旅游,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也无有效疫苗。因此,预防是关键!
旅行前:
1.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
2.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
3.准备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旅行中:
1.穿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尽量不要在草丛、树荫等处逗留。避免进入高大植被或丛林深处。
2.注意酒店房间内纱门、纱窗关闭,房间内床上可安装蚊帐,婴儿床和婴儿车也要装置蚊帐。
旅行后:
1.如果在旅行期间或返沪后出现下列可疑症状:发热、皮疹及“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三红”即面、颈、胸部潮红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登革热可能。
2.从登革热流行地区回沪后14天内应继续做好防蚊措施并做好自我健康观察。
外出旅游,
大家一定要增强防蚊意识,
科学防范登革热,
祝大家假期愉快!
通讯员:郑丽敏
编辑:杨玉洁
喜欢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