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系统的正反争论

(图/摘自美国陆军官网)

近日部分媒体纷纷以耸动标题刊文反对国军采购M136火山布雷系统。从爱护台湾的角度观之,笔者可以理解社会各界对于布雷系统的担忧,然而反对论者显对此次采购的布雷系统规格有较大的认识不足,故而以国际公约、环境危害和人道等层面所进行的论述,恐是建立在不正确的假设之上,故有较多可议之处。

事实上,国防部自1月5日起,12天内便发布3篇新闻稿向外界说明此布雷系统的特色,举凡:布雷时机、该系统的低风险、高作战效益特性,以及建军备战本质等。笔者认为,不论正反论述,都应以事实为基础:

第一,火山布雷系统并未违反《渥太华公约》。根据《公约》定义,若设计为车辆出现、接近或触发时引爆,且具备防排装置的地雷,不是杀伤人员地雷。关于这点,国防部已清楚说明,M136布雷系统的目标是在于打击敌装甲车辆等重装备,固有触发重量门槛,避免杀伤人员。所以,以布雷系统违反《公约》为由的反对论,是不正确的认识。

第二,对于布雷系统特性、布雷时机与情境应有客观的想定。首先,火山布雷系统具有触发重量门槛、可定位、可自毁等功能,大大降低了传统地雷误伤风险,更降低了战后除雷的风险与成本。媒体社论以乌俄战争中,乌克兰收复赫尔松后发觉该地区被布满地雷,必须经过排雷才能自由行走为例,是错误的类比。国军布雷是为阻却敌军,情势结束后能自毁排除。乌克兰的案例是,俄罗斯留下大量地雷,目的在于阻碍乌克兰人重建家园。

其次,火山布雷系统具有作业时间短,散布面广,作业兵力少等特性,可以在反登陆情境出现时快速投放,即便敌军炸弹轰炸除雷,也可以重新快速布署,故能有效阻却敌军及其重武器登陆,致能降低战争中我军及国人的伤亡。

最后,火山布雷系统是在面对登陆作战时进行本土防卫时发挥作用的。这种机动布雷系统是在「战时」用于反制两栖快速登陆,也就是为了本土防卫而准备。考虑到战争的阶段性,本土防卫属于战争的后期阶段,当战争从电子战、海空战,进入到登陆战、本土防卫阶段时,保卫家园是第一要务,届时滩岸早已净空,何来农、渔活动可言?部分反对者的论点,实是违反军事,甚至是违反国防本质的。

第三,备战就是避战。媒体社论认为「战备不如寻求两岸和平」。而笔者认为,蔡英文总统国家战略的目标是透过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现状,以确保国土安全。在此国家战略下,备战的本质正是避战,而非挑起战端。

第四,避免误陷认知战。布雷系统的争论,或有助于公众对全民国防与自我防卫议题的关注,重新认识战争本质,备战与避战的关系。与此同时,政府有责任与社会对话,厘清民众对政策、采购案的疑虑;然而,政府能力有限,在今日的传媒技术下,公众越来越少主动地搜寻资讯,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中,唯有国人共同提升资讯识读与思辩能力和意识,方能更有效地避免敌方认知战的渗透。

(作者为前海基会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