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炫快评》40万民力的话术

总统赖清德主持「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首场会议抛出「可恃民力」引发话题,表示将以组建40万人数作为目标。(图/总统府提供)

总统赖清德主持「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首场会议抛出「可恃民力」引发话题,表示将以组建40万人数作为目标,「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执行秘书暨内政部长刘世芳澄清「没有所谓40万民兵」,强调是指民力主要维持政府与社会正常运作,仅在必要时才依据《民防法》规定,对于军事任务进行支援。但事实上,除了在编织名称跳脱国防体制,没有基本军事素养如何保家卫国,赖政府显然是在「话术民兵」。

赖政府上任以来在两岸论述及国际战略上,持续采取强硬激进的台独路线,除了表明绝对不会签署两岸和平协议,公开宣称2758号决议无涉及台湾主权及国际地位安排,打破过去既有的战略模糊转向战略清晰。如今,赖政府在人员与武器上欲与大陆焦土对抗,为了解决国内兵源短缺问题,开始借调民兵参与防御工作。

赖政府的「民力」政策本质上是将原本的「民兵」偷换概念,透过一种语言包装消弭社会恐惧,「民兵」构想始终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容易会让外界联想武装冲突,而政府急于将其改称「民力」,似乎只是表面修饰,未能解决核心问题。政府要将40万人纳入「民力」系统,声称作用主要在于灾害救援与社会防护,试图要与军事战争来做切割,但在当前两岸关系紧张氛围之下,让人担忧未来战时恐被动员参与战争行动,「民力」无疑就是隐性军事力量的组织化。

「民力」的参与者如果缺乏足够的军事训练与作战经验,这不仅可能影响在危机时的应对能力,反而会对国家整体防御体系造成严重负担。尤其在面对可能的军事冲突时,将未经专业训练的民众投入战场,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注定拖累整体国防作战效能。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