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施明德助理 童振源曝他主张两岸朝欧盟体制发展
前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童振源出任驻新加坡代表。(本报资料照片)
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辞世,曾担任他助理的驻新加坡代表童振源指出,施明德主张两岸应该交流、合作,朝欧盟体制发展,在确认两岸分别为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的前提之下,用「大一中」架构取代「一中」原则,共组国际法人以共识决处理双方关切的事务,作为两岸现阶段的过渡方案。
看到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今天凌晨辞世的消息,童振源表示,「令人难过与哀悼,一代民主斗士就此殒落,希望他早日安息、一路好走。」
在1995年中,童振源当过施明德几个月的助理,也是他硕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用台语称他为主席,他总是说他还没有『煮熟』(台语谐音),令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他」。
童振源形容施明德,「总是那么浪漫与达观,总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与豪情壮志」,为了台湾民主被国民党政府关了25年,他恢复自由时才49岁,足有一半以上的人生岁月在苦牢里,而且出狱前还绝食4年又7个月,被强迫插胃管3,040次痛苦的灌食。「这种坚持与毅力,应该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人」。
他说,担任施明德的助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施提出「金马撤军论」、「台湾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民进党执政,不必也不会宣布台湾独立」,并提出政治大联合,社会「大和解」。这些都成为后来台湾政治发展的主轴,令人敬佩他的先见之明与洞察世局潮流之敏锐。
施明德坚持不拿台胞证进人中国大陆,只要中国大陆飞弹对准台湾的一天,他就永远不到、也不过境中国大陆。他坚持「中华民国模式台湾独立」,并认为蓝绿两阵营的国家认同分歧仍应该靠「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国名叫中华民国」这一共识解决。
但是,面对两岸与世界潮流大趋势,童振源指出,施明德主张两岸应该交流、合作,并提倡两个基本原则:和平原则、公民投票原则,反对两岸的分合使用武力决定,建议两岸应朝欧盟体制发展。
他说,施主张在确认两岸分别为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的前提之下,用「大一中」架构取代「一中」原则,在两岸之上共组一个不完整的国际法人,以共识决处理双方关切的事务,作为两岸现阶段的过渡方案。
他记得大约在2014年,施明德到政治大学来找他,就为了讨论两岸关系的发展,令他受宠若惊。之后,施明德还出版多本著作,将人生、政治经历与哲学记录下来。「他已经超越古稀之年、历经人世磨难,却是永远不忘初衷与坚持理想」。
童振源表示,总而言之,施主席就是那么具有先知、理想、坚持、毅力、韧性,永远为台湾的未来在思考不懈与努力奋斗,令人敬佩。「永别了,施主席,希望您在天上一样眷顾台湾,感谢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