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两岸正义哥姐,有助两岸关系发展!

刘性仁

日前来台湾参加文化大学陆生暑期专班南昌大学领队老师李志,在刚好结束完参观基隆海洋地貌体验课程学习时,于基隆文化活动中心等待返回文大之时,听到一路之隔的基隆田寮河边有人呼救「有人落水…」。当时,李志老师想都没想,基于救人至上的正义心,立刻往下跳,顺利救起当时落水的女子,事后低调的他,当时并未告诉警方身份,但被闻讯而来的媒体誉为「正义哥」。这一种行为表现及不居功的低调态度,对于台湾民众对于大陆人士的观感,有着极为正面的意义,也替两岸交流立下最正面的示范。

李志老师说,「自己学过跳水,每周都会固定游泳二到三次,这次虽在人生地不熟的台湾,但救人为上的使命感,让自己没有考虑到周边环境与水域,还好有救到人,这是他心里最高兴的事。」;李志老师也因为救人而擦撞到河里锈蚀栏杆血流不止,并且在救人时灌入不少脏水,而在路上吐了不少,但李志老师都一直讲没什么,只是要大家别担心。

从此事的经验中,首先,救人不问身分,只顾人道精神,更撇开大陆社会以往给人冷漠印象,不论政治身分,不问其他因素,一切以救人为先,这种精神长此以往,更能发挥大陆民众及公民社会的热力,这种出自本心善念,令人敬佩,显见仍有不少大陆民众行为,值得我们嘉许喝彩。

其次,两岸交流的目的何在?无非是使两岸关系正面发展,而发自内心的关怀将是最有效的,也是最自然、最美妙的;我们往往忽略两岸交流中的正面功能,而过度放大负面效果,甚至夸大或危言耸听,老是从政治及阴谋论角度来看待两岸议题;事实上,两岸各项学术交流迄今,带来相当多正面及可歌可泣的温暖故事,少了政治因素及不当的动机揣测,两岸学术交往中充满着人性光辉的一面,谁说两岸不能撇开争议?而多从人性光明面中出发;两岸学术交流可以说产生相当正面的意义,这是当初极力反对两岸学术交流者,恐怕始料未及的结果。

再者,我们往往将太多的心力放在两岸硬碰硬的制度冲突或是立场利益歧异,而彻底忽略两岸间所可以发挥的软实力及善念。其实,台湾的美,美在人心;大陆同样也有许多美丽的人心,只是我们有没有注意及留心,当两岸越来越多的美丽人心,自然慢慢就会改善彼此的观感,进而形塑和谐的两岸关系。

总之,南昌大学「正义哥」李志老师,低调不居功的热心助人态度,为大陆做了最佳的模范,再多的言语,比不过发自内心的善念及对于生命价值的关怀,救人第一,人命关天,两岸都有许多美好的人心,就看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善性的发挥远比虚假的关怀及利益要来的更加珍贵,希望两岸能常保此善念,多一些正义哥姊,两岸岂有不公之理?大陆并非如台湾部分民众所想像般的恶劣,一个社会的发展始终是好人坏人少,同样台湾社会的热情及善念,也并非刻意主动挑衅制造麻烦,从一个发生的真实事件,让我们体会人间有爱,处处有温暖,台湾如此,大陆亦如此,倘若持续发挥善念,许多两岸间的冲突与矛盾都有可以解决的方式。

作者刘性仁,北市,博,中国五权宪法学会成员。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