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的矛盾正在质变
(示意图/达志影像)
台湾民意基金会17日发布民调显示,67.1%民众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同一基金会3月另份民调则显示,有78%自认为台湾人,7.7%自认中国人,9.1%自认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其他单位民调也呈现类似结果,自认为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的比例是稳定上升中。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商务部12日发布公告,将对台湾限制大陆进口之2455项商品启动贸易壁垒调查,特殊情况下调查期限可延到明年1月12日,次日即台湾大选。两则新闻的关联是颇值得关注。
不少舆论解读,这意味着大陆单方面的惠台让利要改变了,这未必错误,但未切中关键要害。
长期以来,台湾对大陆贸易享有巨大顺差,近几年平均均达千亿美元以上;如果没有来自大陆的巨额顺差,台湾将沦为逆差国。台湾所以长期享有顺差,除了两岸产业结构差异及部分台湾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当然也跟大陆的惠台让利政策有关。2010年两岸签订ECFA,台湾禁止大陆830项农产品进口,已进口的1415项产品不降关税,大陆也默然接受,主要考量当然还是政治,「两岸一家亲」,争取台湾民心,为两岸统一大业服务,让点利算什么。
随着两岸关系变化,台湾对大陆的经贸政策已非单纯只想占些让利的便宜,明显注入愈来愈多政治元素。比如配合美国实施「脱链管制」,让不少陆企受到不公平对待;又或最近在蛋荒、药荒困境下,民众才发现大陆蛋类及部分药材始终是限制进口项目,这难免让大陆怀疑台湾政策是否有愈来愈浓厚的政治考量,甚至是敌对元素。
早在1988年两岸开始接触交流前,双方在政治上对立,经济上隔阂,但在「一个中国」政治立场上不存在分歧后,两岸开始接触交流,92年有所谓的「共识」,93年进行「辜汪会谈」,2001年双双进入WTO,2010年签订ECFA。总的来讲,两岸离统一虽远,但至少是「两岸一家亲」,让点利又何妨,即使在统独体制方面存在异见,本质仍属「内部矛盾」。
然而时移势易,「矛盾」本质也在出现变化,不但「一家亲」在台湾内部受到质疑,连「同属一中」都不被认同,甚至愈来愈多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经贸政策也对大陆充满敌意,这样下去,两岸间有可能愈来愈转变为「敌我矛盾」了。
北京此时以对台经贸政策释放信息,并以明年1月台湾大选作为研判两岸之间的矛盾性质,北京当局的思维与动向值得高度关注。要言之,停止让利与否的涵义绝非单纯的是否停止让利,必须高度警惕两岸关系正在朝更糟的方向发展。
(作者为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