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乱象土壤,让网络直播茁壮成长
□李群
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本次专项行动围绕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重点整治五类突出问题,包括: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传播“软色情”信息;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权益;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近年来,一系列专项行动开展后,网络治理愈发清朗。但也有极小部分主播总要踩红线、破底线。一部手机搞直播,制造耸人听闻或错误的内容,既赚眼球又赚流量,却不管道德底线与价值取向;坐在屏前带新货,自卖自夸进行虚假宣传,把“诚信”两字抛在脑后。从监管层面说,若未及时出手,便会有治理真空,网络空间就会长出杂草,也威胁方兴未艾的直播带货经济。
草不锄则田荒,治理网络直播行业乱象,就是要依法治理、合理引导,在自律、法律和社会责任的共同引领下,让网络直播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带货直播,当树牢底线意识,诚信从业,严格选品,把好产品质量关,以创意和诚意取胜;对于一些专业类网络直播,涉及法律、财经、医疗等领域,主播自身要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不踩红线,不破底线,网络直播行业方能在良性轨道上持续发展。
“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是“捕捞”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行业暴露最突出的网络直播乱象,是一种及时、持续、深入的现实“把脉”,也是有明确针对性地纠偏治理。整治直播带货乱象,直播平台要主动作为,具体而言,要对直播内容严加审核,既不能当“甩手掌柜”,也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与时俱进,制定相关规定对主播进行管理;同时还要通过“人工智能+人工”的手段,对直播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双重保障,提高对违法有害内容的处置效率。
今年7月,浙江首发直播电商服务规范,设置主播“负面行为”清单。这些举措的出台,释放着引导规制直播带货行业发展的信号。只有行业内外规范力量增强,专业人才涌现,直播带货经济才能逐步告别乱象。让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始终处在较高水位,是促使网络直播涌动澎湃生机的题中应有之义。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了19个新职业,网络主播正式进入国家职业分类。作为直播内容的源头,网络主播被认定为新兴职业,这也意味着网络主播将摆脱“野蛮生长”,逐步走向规范和秩序,有助于成为进一步提升直播内容质量的契机。
整治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没有“旁观者”。一方面,广大网民作为直播内容的接受者,要提高甄别能力,理性、文明参与直播互动,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建设者;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到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行动中来,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守护者。
网络直播乱象的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执法部门、网络平台、用户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用户素养、促进行业自律,我们共同构建一个健康、清朗的网络直播环境,让网络直播真正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让电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