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评】网络直播带货乱象何时止

文/皮婉婷

近日,北京张先生在某直播间花499元购买了一条假金链子一事登上热搜,截至7月1日17时50分,微博阅读量达到了8781.9万。据报道,系带货主播通过巧妙的话术让消费者误以为直播间卖的是40颗999纯黄金的手链,可鉴定结果却显示只有挂坠配饰是足金,主体的珠子均为铜合金。对此,不少网友评论称“网红卖的东西是真不敢买”“金银都有文字游戏了,以后买东西注意的点更多了”……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1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3.8%;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5.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4.7%,较2022年12月增长8267万人。可以说,在大家热衷于在家一键“买买买”的消费趋势下,越来越多人选择进入直播电商赛道进行带货。

不可否认,网络直播带货模式在促进就业、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其迅猛发展的另一面,其乱象同样不容忽视。张先生一事,暴露出部分直播间带货主播话术存在“猫腻”,暗含“消费陷阱”,退换货难,售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但实际上,此次事件只是网络直播带货模式乱象的“冰山一角”——据统计,近五年,直播电商领域投诉举报的增幅高达47.1倍,明显高于传统电商,说明发展和规范还不平衡。就今年而言,近百万粉丝的博主“王俪霖”被曝出涉嫌售卖假冒伪劣的化妆品和香水,已被公安立案调查;“东方甄选”以及粉丝破亿的博主“疯狂小杨哥”被爆曾带货的梅菜扣肉,其供货厂家涉嫌使用糟头肉当原料而遭到网友“讨伐”等“翻车”案例便层出不穷。

7月1日起,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完善了网络消费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压实了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带货主播、商家的责任,这无疑放出了一个市场“利好”消息。

然而应当看到的是,网络直播带货“翻车”不止的背后,系“台前幕后”主体多、“人货场”链条长、“线上线下”管理难、消费者举证难,要想有效解决,除消费者、商家、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三者分别发力外,最为根本的还是要确保监管部门的监管不缺位、不滞后、不乏力。

回看每一个新业态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监管经常存在滞后性,面对新问题,研究不够、办法不多、能力不足,导致被动应对、执法无力、乱象不止。例如,网络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一些非法直播带货行为,往往涉及异地监管,这个问题该如何有效解决亟须有关部门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合力监管、精准监管。唯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监管体系,厘清监管职责,将各项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让非法直播带货行为无隙可乘、无处藏身、露头就打,如此,才能有效止住网络直播带货乱象,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值班编辑:吴雅琴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