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 国泰孕产团队抢救得宜 母子均安

国泰综合医院举办病人安全周活动,响应孕产儿安全。(图/ 国泰综合医院提供)

38岁小美是公司主管,有子宫肌瘤病史,晚婚的她因高龄不易受孕,后采试管婴儿方式终于怀孕。然而,怀孕5个月时超音波发现有前置胎盘,原诊所医师建议转诊至大医院,她遂改至国泰综合医院产检。小美发现约自孕期8个月起,她只要走动多,就会有子宫紧绷感,甚至阴道出血,医师虽建议少走动多休养,但她因放不下工作,选择服用安胎药暂缓宫缩。直到35周某天,小美睡到半夜突然觉得下半身湿湿的,一看发现整条裤子都沾满血,紧急至国泰综合医院急诊,妇产科医师诊断为前置胎盘合并大量出血,须紧急剖腹产,宝宝平安出生,但随即发现小美子宫收缩不良,且胎盘附着处及伤口出血不止,所幸经医疗团队紧急抢救得宜,母子均安,也让她庆幸自己在有专业设备及人员充足的大医院生产。

依据卫生福利部生产事故救济报告统计105-1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其中俗称「血崩」的产后大出血,占产妇死亡的第1位。国泰综合医院妇产科陈俐瑾医师指出,产后大出血多发生于刚生产完24小时内的「立即性产后出血」,是一种无法预期的紧急情况,包括高龄产妇、前置胎盘、巨婴、多胞胎、子宫肿瘤、前胎剖腹产、曾有肌瘤切除手术、曾多次人工流产、凝血功能异常或有产道撕裂伤严重及子宫收缩功能不良的产妇,都是高危险族群,严重可能造成休克、器官坏死,甚至是植物人,危及生命,医护人员需特别谨慎留意,必要时事先做好预防及准备。

为提升孕产儿安全(Safe maternal and newborn care),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积极针对妊娠、分娩和产后期间发生的潜在风险,进行辨识、预防以及因应措施,同时强调孕产妇及其家属参与的重要性。配合卫福部112年病人安全周主题「孕产安全,你我共守」及「孕产共守,预防产后大出血」,国泰综合医院于9月16日至29日举办病安周系列活动,并于9月27日办理孕产安全系列讲座,由妇产科医师分享不同孕期怀孕注意事项,教导民众辨识产后大出血危险因子的重要性;另设置活动响应专区、游戏互动摊位,寓教于乐。盼透过系列活动宣导,强化民众及医疗同仁对孕产儿安全及产后大出血风险的重视,建构优良病安文化,共同提升病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