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陈(冲):台湾数位及创新产业发展 岂能且战且走
全文如下:
农历春节期间,同一天在网路上看到两则新闻,颇有感触,一是欧盟将在二月中旬通过晶片法,另一则是府方证实新阁揆人选,这两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到底有啥关联?
European Chips Act是人多嘴杂的欧盟,难得有高度共识的法案,终极目标在追求欧洲晶片供应链的自主,此次一月下旬IEC通过的条文之所以受人瞩目,当然是其中所谓「晶片外交」的文字,其大意略为:欧盟应寻求与理念相近的战略伙伴合作,例如拥有半导体优势的美国、日本、韩国以及台湾,透过「晶片外交倡议」以强化供应安全,因应断链危机。欧盟此举显然是在呼应2022/8美国通过的晶片暨科学法,拜登签署该法时,系由国务卿发布新闻稿,外交战略意味十足,相对欧盟系由产业暨能源委员会主导,只是在条文中安插Chip diplomacy,技巧上自然较为高明。年假最后一天(1/29)见到美日荷达成共识,禁止向中国输出晶片光刻机,代表发言的竟是欧盟内部市场负责人,其中奥妙,只能会心一笑。
早在去年开春,本基金发表专文,其中即提及2021/3/9欧盟曾发布2030 Digital Compass纲领,中间揭示2030年欧盟半导体产量必须倍增,并且要达到全球产量的20%,充分凸显欧洲发展数位资产的企图心。今年本基金第一篇专文,「台湾需要数位罗盘」,就呼吁要有台湾版的Digital Compass,借以指出大政方向,勾画出台湾的数位蓝图,并且在政府、产业、人才、技术层面都要有量化的目标。其实两年前欧盟罗盘在Skill、Infrastructure、Business、Government四方面切入的方法论,就算抄袭,也应该是不错的模仿对象。数位发展部筹备经年,为何不此之图?这一年来,看到欧美连续积极出招,开口闭口就是Diplomacy,此中必有权谋,难免就想到未来世界数位版图占有率的消长,国家数位政策岂能从面线平台起步,且战且走?至于在产业创新条例中对「国际供应链关键地位」企业,提高投抵比率,更是见树不见林,欠缺全面思考,在战略思维上恐怕要再加强。
总统府发言人表示,1/25总统征询当事人意见后已确定院长人选,同一新闻中也提到一些留任离任阁员,其中最有趣的是,内定副阁揆为符合国民体育法规定,早于一个月前即辞去才就任不久的足协理事长职务,问题是依法组阁是院长职权,理应由院长力邀的副院长,难不成是院长出炉前一个月即已定案?难道连假装内阁是院长筹组的宪政程序都省略了?这与欧盟尊重法制,而为确保晶片供应链的安全,厘订战略,步步为营,兼顾集体安全及个别成员国立场,并未急就章、便宜行事,显然不同。
晶片外交,不是新名词,早在2020疫情初起时,就有欧美学者倡议,2021年底渐次成形,其实这与晚近流行的friend-shoring、near-shoring、reshoring等名词,异曲同工,欲藉地缘政治扭曲比较利益,因纵横捭阖而裂解地缘经济,IMF、WTO等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国际组织,并不以为然,但这就是国际现实,对天然资源短缺、倚重国际贸易的台湾,影响当然最烈,如何因应,事关整体长期福祉,恐怕是需要全民讨论谋求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