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析》内行看门道 液冷散热竞赛谁能胜出?

AI伺服器高运算力引爆高瓦数电源及液冷散热庞大商机,且沾到边股价就会飙涨,吸引各大电源厂、散热厂、系统组装厂,甚至非专业电源或散热出身、只沾到一点点产品技术影子边的零组件厂都「放话」抢进,加上AI伺服器/资料中心能耗高,近几年开始走向整合CDU(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控制、「电源管理」、「气冷散热」及「液冷散热」等系统的全方位电源散热解决方案,因此也有电源厂与散热厂、机壳厂或组装厂找散热厂合作,希望用打群架方式抢占市场,今年Computex有高达近百家的厂商展示液冷散热元件产品,只是看似热闹,好像想做就可以做的液冷散热元件真的这么没技术门槛吗?

顾名思义,液冷散热是用液体解决热耗问题,也因此最关键角色就是热耗来源的电源,相较于传统伺服器电源,AI伺服器电源不仅瓦数更高,从3KW、5KW、8KW,甚至未来达12KW,由于Nvidia GPU晶片、云端伺服器厂机柜架构设计不同,涵盖AC-DC、DC-DC等各式电源,电路设计更为复杂,加上晶片运作常是高负载、中负载、低负载交替,电源必须配合运算需求设计高、中、低负载供电,加上资料中心还要与电网串接,不同负载下供电情形产生的热流亦大不相同,在电路设计复杂且高技术门槛下,非电源或散热相关厂商想要切入恐非易事。

台达电(2308)前任董事长海英俊在日前法说会表示,AI伺服器电源结构跟过往伺服器电源完全不一样,以我们为某大云端公司做的AI伺服器电源为例,一个伺服器有24个电源,且一个电源以前是1000瓦,现在是3000瓦,试想3000瓦*24是多少?这样的用电、电流/电压概念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再者,除了熟悉的AC to DC,更重要是DC to DC,要做得很小,电源密度非常大,更难散热,技术门槛与AC to DC又不一样,这一块全世界大概只有台达跟另一家公司能做而已,台达在AI伺服器电源市占率至少一半以上,DC to DC市占率更高达75%。

除电源/电力架构较过往技术门槛大幅提升,不同情境下热流变化亦更为复杂,如何预判运算中可能产生的热点,进而精准散热是很大的挑战,尤其是液冷散热是采用气冷+水冷,甚至未来可能是资料中心整柜水循环系统散热,散热厂必须确保产品长期运作不渗漏,技术门槛要求远高于传统3C产品,套句奇𬭎(3017)董事长沈庆行说的,以前散热产品进入门槛低,这些公司都没进来了,现在门槛提高会有办法做吗?

沈庆行表示,水冷散热产品不是地摊货,AI伺服器价格很贵,漏水会赔死,客户选择供应商看的不只是会不会做?价格如何?而是品质能不能被信赖,漏水赔不赔得起?再者,备料也很贵,供应商不但要能备、敢备,还要有钱可以备,AI是金字塔的竞争,需要的钱、品质,阿猫阿狗公司都想做不代表能做,水冷散热要「门当户对」才会有订单。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想要做好液冷散热产品,不仅要懂电源、热流与散热技术,由于GPU晶片及AI伺服器价格昂贵,一旦漏水恐面临客户天价求偿,绝非一般小厂能承担,加上散热产业已走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研发密集及制造密集」,大者恒大情况已发生,非电源/散热厂想吃液冷散热商机难上加难,也难怪在电源/冷液散热技术领先的台达电董事长郑平、沈庆行及双鸿(3324)董事长林育申面对看似热闹、喊得震天价响的后进者,异口同声说,液冷散热能做的厂商并不多,竞争没有比较激烈,赛道一点也不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