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电动贵州”:全链塑造“绿色动力”新优势
(原标题:产业观察|“电动贵州”:全链塑造“绿色动力”新优势)
穿梭在城市路网间的新能源汽车、往返于矿山与货场的电动重卡、居民区不断配建的充电基础设施……“电动贵州”建设的图谱照进现实,并给敢想敢干的人们带来挖掘潜能、开拓场景的机遇。
贵州成黔电动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邓厚能和团队,9月初拿到了安顺市普定县打造“电动贵州”示范项目的“入场券”。很快,他们将发力重点锁定在盘江普定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上。
贵州成黔电动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助力普定县打造“电动贵州”示范项目。管云 摄
9月30日,在该项目全国首台套以燃烧无烟煤为主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1号机组首次并网当日,16台电动重卡、1座“4+1工位”换电站和2个快速充电桩在项目外已准备就绪。
绿色低碳交通“新动能”,折射“电动贵州”发展潜力。贵州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大力培育整车制造及上下游企业,加快“电动贵州”全链建设,拓展“绿色动力”场景运用。
“链动”新场景
“根据需求匹配运力,短线物流电动化、绿色化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在普定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工地,邓厚能指着距此不远的安顺电厂告诉记者。
聚焦普定的产业优势、市场空间,贵州成黔电动产业公司还把类似的物流电动化配置,“复刻”到了安顺电厂、贵州能源普定电厂。
在企业的规划图里,还将通过建设新能源电动重卡物流平台、直销中心,加快实现电动重卡展示销售、修理维护、检验检测、电池销售租赁、回收利用等一体化运行,拓宽电动运输场景的运用范畴。
贵州省能源领域电动重卡推进会。张亚 摄
10月12日,贵州省能源领域电动重卡推进会上,8家企业现场签约订购了210辆“贵州牌”电动重卡。电动重卡的市场前景,在略感寒意的秋天里显得暖意融融。
政策里找抓手、市场中觅商机。围绕全省矿山、燃煤电厂等重点领域布局,新能源重卡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今年前9月,全省能源领域推广应用电动重卡69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4倍。
黔西南州兴义市632县道上,一个紧邻兴义电厂的充换电站项目,将在11月进入建设收尾阶段。这是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州投建的首座充换电站,日均可为100台电动重卡提供服务,并兼顾家用乘用车辆充电需求。
贵州金元绿链公司投资建设的茅台物流集团充电桩。企业供图
以点带链,贵州金元已在毕节、遵义、贵阳、六盘水和黔西南州选点57个建设充换电站,已建成投运18座,提供大功率直流充电桩89个,装机容量4.8万千瓦。
8月底,通过对试跑线路踩点并分析、测算沿途补能条件及综合成本后,贵安综合保税区黔粤物流通道公路卡班,首次采用新能源重型卡车对区内货物进行长距离运输。
补能网络越织越密,绿色动能越跑越欢,深挖两者所能,远途物流、市政运输、旅游景区摆渡等领域被加速“链动”。
资源“换”优势
全国现有电动汽车中,每3辆就有1辆的电池使用了“贵州磷”元素。这是贵州立足“富矿精开”战略精深用矿、聚焦“一核两区”规划加快布局后,取得的产业优势。
贵州提出,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而上游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逐渐释放出的配套优势,正带动众多整车制造企业落地贵州。
在近期一场推进奇瑞(贵州)产业基地建设的专题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说,当前,贵州已建成以吉利汽车为龙头的乘用车基地和以奇瑞汽车为龙头的商用车基地,聚强引优,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整车物流园。企业供图
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整车物流园,每天有超500台纯电动SUV吉利银河E5鱼贯而出,开往全国各地。
自8月该款车型全球上市以来,其凭借时尚的外观和卓越的安全、能耗、舒适及智能化性能火爆市场,近40家吉利配套企业也从中共享发展红利。
产业链上,配合吉利银河E5生产,贵州至信实业有限公司投建的全新大冲生产线预计11月投产。公司总经理助理吴建介绍,产能迭代升级,加之市场订单拉动,公司今年产值将在去年基础上增加超3000万元。
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企业供图
6月底建成的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电动重卡总装生产线上,一款适应贵州山地特色的重卡,在上下翻飞的机械臂组装下,从组件逐渐成型再有序下线。
“这款新品推出后,拓展了我们企业整个卡车系列的产品谱系,更实现了贵州省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全系列覆盖。”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生产中心副总监周真勇自豪地说。
“电动贵州”开足马力,向着产业“蓝海”一路奔行。力争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售中占比达到40%。
循环增“绿意”
“趁着眼下有‘以旧换新’置换补贴政策,我想把家里用了8年的油车换一换。”国庆假期,2024年黔南州福泉市“以旧换新”大型车展上,王女士在展会上通过“以旧换新”政策优惠,最终满意地购置了一台全新的新能源汽车。
“电动贵州”建设叠加“两新”政策,创造新需求,培育增长点,更为“双碳”目标落地,找到了融入居民生活的触点。
2024年黔南州福泉市“以旧换新”大型车展。福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而以旧换新后,贵州也在逐渐为旧车及零部件处置、回收构建起循环体系,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
8月中旬,贵州省二手车以旧换新交易正式启动,依托贵阳市花溪区合朋车市以旧换新中心,车主能在此享受交易、评估、检测、拍卖、报废、过户及政策补贴申领等一站式服务。
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二手车促销政策对于激发消费潜能、促进经济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贵阳综保区的中国(贵阳)二手车出口基地,已聚集二手车出口上下游企业18家,出口车辆1800余台,出口额达2.6亿余元,"以贸促产、以产带工、数字赋能、回收再造"的二手车出口全链条正在形成。
贵州磷化开瑞科技公司投建的省内首条全要素电池回收线。管云 摄
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退役后,仍保留着70%左右的剩余容量,其中还含有大量锂、磷、铁、钴、镍、锰等战略性资源。为精开退役电池这座“城市矿山”,贵州磷化集团加快探索,当前,在企业投建的贵州首条全要素电池回收线,磷铁回收率达90%以上,碳酸锂回收率达93%。
加速打造“电动贵州”产业链生态圈,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势在必行。“随着对回收的动力电池异构兼容利用的高安全、高效能、规模化不断深入,新能源电池材料将真正成为可循环、可持续的绿色材料,为产业链发展带来更大循环利用价值。”主营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嘉弘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孙皓说,正下力气攻关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的技术及产业转化难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江婷婷
三审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