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發射 首度月背採樣

嫦娥六号探测器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众多观众冒雨撑伞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外围观看发射升空。(新华社)

大陆月球探测工程将进入新阶段,昨天成功发射「嫦娥六号」前往月球背面采样,预计任务将在五十三天后,携带月球背面样品返回地球,这也将是人类的首度自月背采样。

「嫦娥六号」昨天傍晚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发射,突破过去人类史上十次月球采样任务都在正面的限制,将首次进行月球背面采样。

嫦娥六号发射后约五天进入环月轨道,再用廿天左右调整位置准备落月,预订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本,并将样品带回地球,全程约需要五十三天左右。

大陆自二○○四年开启「探月工程」,发射系列嫦娥卫星与探测器。嫦娥一号拍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嫦娥二号首次实现大陆对小行星近距离探测;嫦娥三号的「玉兔号」成功落月;嫦娥四号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背软着陆;嫦娥五号在月球完成采样,并带回一七三一克的月球样品。

嫦娥六号是二○二一年官方批准「探月四期工程」的重要环节,在三月廿日已成功发射的鹊桥二号中继星,将为其提供支持。为推进国际合作,这次嫦娥六号任务还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义大利的雷射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四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

未来,二○二六年的嫦娥七号和二○二八年的嫦娥八号将进一步构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等任务。「国际月球科研站」由大陆与俄罗斯共同主导,计划在二○三五年前建成「基本型」,二○四五年建成「拓展型」,届时会「开展月基综合研究和规模资源利用」。大陆还计划在二○三○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