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龄社会解方:发展机器人

(图/中新社)

最近到一些新式的餐厅吃饭,发现点菜都要经过扫码,甚至也有机器人(轮式)帮忙送餐,是很新鲜。但也有不少问题发生,手机点餐:萤幕字太小、选项太多(餐饮怎么做,选项巨细靡遗)、介面不灵活、有没有点餐成功送出等都不清楚,最后还是劳驾服务员帮忙,有点事半功倍的感觉。

长期以来,制造业一直走在前端,使用各类型的机器人来帮助生产。常见机器人通常可以分为5类。 一、铰接式机器人,主要是机械臂,旨在模仿人类手臂的功能,一般有2到10个旋转接头,是电弧焊接、材料处理、机器维护和包装的理想选择。

二、自动导引车(AGV),主要是依赖于轨道或预定路径,在仓库和工厂车间等受控环境中运送材料和移动物品。

三、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它能够独立理解环境,也能够穿梭自如,并且做出即时的决定。

四、协作机器人,被设计用于与人类协作或直接与人类合作。解决日常工作流程中手动、危险或繁重的任务。

五、混合式机器人,以上4类机器人经常被组合起来,形成能够完成更复杂任务的混合解决方案。例如,一个AMR可能与一个机械臂相结合,创造出一个用于在仓库内处理包裹的机器人。

对比之下,服务业使用的机器人,发展是慢了些。刚开始是透过网路执行重复性任务的自动化软体应用程式。例如,可协助公司扩大营运规模、提高客户参与度。公司也有使用客户服务机器人来及时回应客户投诉,或是抓取程式,或在Web抓取爬虫程式扫描,并下载网际网路上的特定内容。商务企业使用抓取程式机器人来监控不同零售平台上的即时产品价格。行销人员使用具有自然语言功能的抓取程式对社交媒体执行客户商机分析。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发展,今年以来最火红的ChatGPT可以撰写论文、剧本、小说,也可写电脑程式码、翻译文章,对谈上更是相当自然流畅。Citibot使用AWS开发的聊天机器人则透过整合集成Amazon Lex和Amazon Kendra,将客服中心的等待时间缩短多达90%。

仿真机器人是最近发展出具真人外貌、动作的机器人,可以模拟不同的环境、任务和操作,因此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工业、医疗、教育和娱乐等领域。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更要将其设计成能协助煮饭、打扫、做家事、照顾年长者的机器人,让它成为未来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个商机估计比电动车更大。未来若能结合ChatGPT更有机器人的真实感。

国际上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率达到7%、14%及20%的社会,分别称为高龄化社会、高龄社会及超高龄社会。我国已于1993年成为高龄化社会,2018年转为高龄社会,推估将于2025年迈入超高龄社会,并预估于2039年突破30%,至2070年将达43.6%。

看来台湾的老人将越来越多,餐厅人手也越来越不足,其实也不是只有餐厅,各行各业缺工的情形越来越严重,怎么办?鼓励年轻人结婚、生小孩,开放移民进来?恐怕最简单的方法还是发展各式机器人,弥补人力不足的缺口。

准此,机器人社会才刚起步,但估计这个行业的发展将越来越迅速。我们要学习适应未来充满机器人的社会,更要学习享受机器人的服务,把机器人当成是人类各式的合作伙伴。至于机器人会不会统治人类?目前这应该是不可能的,不用烦恼这个问题。(作者为中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中信金融管理学院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