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惟/北部很缺电、中南部不缺电 台电电力配置破大洞!

陈柏惟/立委

今天再度发生发区限电事件,让很多人在家中防疫民众大吐苦水,电力是民众宅在家中之所需,不仅是产业问题民生问题,更是疫情压力中的重要生活品质,但台电的电力管理显然出了很大问题。

▲17日晚间台电再度全台分区供电市府站到信义商圈部分停电但商家电力无虞,却受到疫情冲击商业区几无人潮。(图/记者张君豪摄)

最重要的,台电没有做到应有的「N-1原则」,也就是电力系统N个元件中任一独立元件,例如:发电机、输电线路、变压器.....若故障不能用,系统稳定性还是可以不被破坏,系统不会崩溃停电。

附注:N-1原则不是N+1的笔误,这原则又称为单一故障安全准则,查询查N-1 criteria ,或N-1 principle,就有很多英文文献。

台电电网改善过慢 电力需求估算错误

上次台电因变电所人为操作失误,导致四部机组一次跳脱,系统频率瞬间下降,只能开始在下游卸载分区限电。这样的事故还能理解,但今天仅一部机组故障重启,就造成电力不足,不论是岁修排程有问题,电力需求计算错误......台电都难辞其咎。

而虽说兴达一号机燃煤机组,升载较慢要大概6小时,但本次从2点29分重新升载并联发电,应该晚间差不多要能接近满载,为何晚间却出现停电状态,是否机组还有其他状况?台电需要解释清楚。

▲各机组发电量(截图于2021年5月18日下午两点)。(图/翻摄自台电)

通常应对电网机组跳脱事故,有四个应对方式需量反应储能系统、发电机组及自用发电设备,台电虽进行应对,但能掌握的 「快速型需量反应」 过少,缺乏储能系统(大电池或电容)的建置,目前燃气水力等快速应变机组,很遗憾地均没有余裕或是足够的建置,加上社区型微电网目前也不普及,就会出现大型机组事故时需要限电的窘况

台湾缺电 中南部不缺电

能源政策大家都很会说,但要两年之内要能够解决台湾电力危机,唯有北中南三大燃气电厂建设案要完成,北部三接送大潭、中部中火换燃气、南部兴达换燃气。让北中南都能确保电力供应无虑。

唯一能完成的方式,是尽速完成三接,让大潭新机组能投入运作(+3100MW);另外就是兴达(+3900MW)与台中燃气机组(+2600MW)都完成,煤电备而不用逐渐汰除,这才是最快速安全的作法。同时,增加需量反应调度余裕,提升储能系统建置,改善台电内部管理与防错机制,都是较短时间内能改善电网的作为。

相对的,若要用核能提升基载,至少要再多七年,加以核四有断层危机,零组件老旧,而核废料地方政府又不接受,这个方案就很危险又矛盾,整体来看核能目前占台湾发电量约一成左右的比例,并非高比例。

▲「北部很缺电、中部不缺电、南部超多电」俨然已成为台湾用电现状。(图/翻摄自Facebook/陈柏惟)

再生能源建设动得很快,2025离岸风电陆续接上来会有机会拼到装置容量20%,可是问题在于发电量不均,需要储电设施,甚至虚拟电厂等概念,这需要尽速建置。持平来看,目前电力设备较偏在中南部,这样的配置对区域发展来说也不甚平衡。

台湾这几年用电大增,原因也是景气优于预期,面对台湾数十年一遇机运,基础建设一定要做好,政策走向一定要明确!台湾因为美中贸易战世界抗中趋势、第一岛链战略位置,被世界瞩目,有许多台商回流,台湾正在历史的节点把握住,经济起飞、产业转型、能源转型,当能换来台湾下一代的百年安稳。

热门点阅》

陈建仁/台湾防疫的成功关键与未来挑战

► 见证德国疫情大爆发 旅德媒体人提关键建议

► 王宏恩/疫情持续升温 企业陆续分流上班 如何「WFH」?12点建议告诉你!

► 台湾原来没有超前部署 疫情未达高峰 短时间难清零(黄韵如、郑如韵

● 本文获作者授权,原文转载自「3Q 陈柏惟」,原标题为「N-1原则做不到 台电电力配置破大洞!」,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