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告别徐向前:老同学,那个人不好惹,有机会换个部队待

在战争年代,陈赓和徐向前都是非常当时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们都出自于黄埔军校,在学校当中成绩都名列前茅。巧合的是他们也在无情的战火当中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只不过有一次对话却成为两个人命运的转折点。

1932年11月,陈赓将徐向前叫到一个四处无人的角落,劝他要离开如今的部队。

但是徐向前却并没有这样做,反而仍然在这样的部队待了很多年的时间,那么陈赓为什么要劝徐向前远离那个人,有机会就换一个部队呢?他们之间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陈赓告别徐向前

那是1932年的9月份,当时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的陈赓在和敌人进行决斗的过程当中,不幸被对方击伤了右腿。

当时的苏区条件非常恶劣,而且伤员也很多,医疗条件难以跟得上。而陈赓的伤情又无法再拖,所以他个人主动提出前往上海治疗伤病的方法。

收到了陈赓的报告之后,当时鄂豫皖苏区最高的领导张国焘亲自来到医院对他进行探望,看他面无血色、神情哀伤的模样,张国焘也相当的惋惜。

但是张国焘仍然表示就算陈赓去上海进行治疗,他也希望陈赓日后还能够留在部队当中帮助他处理军务。

此时,上级对陈赓的肯定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了,陈赓却无可奈何表示自己的伤确实非常重,而且他其实内心早就有想要离开的想法。

无奈实在是身体的原因,导致他不得不前往上海治疗,这看似是一副上级关心下级的友爱场景,其实在之前的张国焘早就对陈赓非常不满,他只是碍于陈赓在党内的人脉众多,而且他也没有犯任何的错误,所以张国焘一时间无法对陈赓进行处罚。

最后,张国焘只能够放任陈赓借着伤病的原因离开部队。

陈赓很快就获得批准离开了部队去上海进行治疗,不过在离开前,他还特意和自己的老同学徐向前见面告别。

其实在部队的期间,陈赓遇到了自己黄埔时期的旧同学徐向前。其实在之前的时候两个人的接触并不多,也并没有说是一个特别熟悉的关系,但是两个人在四方面军相逢之后对彼此之间的了解愈加深入,接触也越来越多,两个人的友情也在日益相处过程当中慢慢加深。

其实在此之前两个人互相都看彼此不顺眼,陈赓整天嬉皮笑脸,看起来不务正业,而徐向前又太过于正经,两个人对彼此的误解很大。

但是经过这一年的磨合期,使得两个人有了很大的接触。陈赓发现徐向前虽然看起来古板老成,但是他打起仗来异常的勇猛,手法更是多变,可以说徐向前具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一种能力。

在配合的过程当中,徐向前也可以发现,陈赓只是看起来不正经而已,打仗的时候非常勇猛,最重要的是他的脑子非常灵活,在战场上应对突发的状况总是能够随机应变,所以这两个人的配合一下他们的工作进展的相当顺利。

陈赓不仅仅是要和徐向前告别,更想和他说一些掏心掏肺的话。虽然两人见面之后先是简单的寒暄了几句,在得知陈赓要前往上海之后,徐向前也衷心的希望他能够治疗成功。

他也知道当时苏区的医疗条件有多么落后,如果真的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可能会给陈赓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在聊天过程当中,他们无意聊起了最近战争的事情,这一次战争失利,不仅让陈赓的右腿受伤,也让陈赓看清楚了很多事情。

这么多年的征战沙场,陈赓已经是一个参军入伍多年的老兵,但无论怎样他经历过的败仗屈指可数,这一次他们却被国民党的部队打的铩羽而归,实在让他非常不甘心。

他们这次是失败不仅仅是失去了鄂豫皖根据地,更重要的是他们几乎是落荒而逃、丢盔卸甲。

说起这种战役,其实徐向前心中也有很多不满。但却是蒋介石的人多兵强。可陈赓却一语中的,说出了其中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敌人多和敌人强大,根本的原因在于张国焘的政策本来就有问题,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导致了这场战役的失败。

在陈赓看来,张国焘根本不懂军事策略,更在战场上随便的指挥,当前线正在紧张的打仗时,他却在后方抓反革命。

白天战士们要在战场上拼搏,晚上还要被抓起来审讯,搞的大家无法全神贯注的打仗。

陈赓选择去上海治病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他真的想要到上海的中央去披露此事。陈赓要检举张国焘的各种行为。

不过在陈赓慷慨激昂的一顿言辞之后,徐向前却并没有过多的进行点评。最后陈赓劝徐向前尽早离开这里,换一个部队,不要在张国焘手下工作,毕竟他为人阴险狡诈。

很多人觉得一场战役的失败并不能证明张国焘的能力问题,为什么陈赓要这么诚恳的劝告徐向前离开,张国焘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陈赓对他印象如此不好?

张国焘

张国焘之恶

陈赓是我党一名非常重要的得力干将。在黄浦学校的学习期间,他专门还前往了苏联接受了特训。

1931年当时党中央在上海的一些谍报人员和秘密机构全部遭到了叛变者的曝光,使得我党的情报机构与工作遭到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自保,党组织连夜转移离开了上海。陈赓也因为这一次转移来到了鄂豫皖苏区,开始担任红军的军事指挥官。

随着部队的不断扩大,陈赓也由此升职变成了红军的师长,进入一线战斗。在工作过程当中他参与了两次反围剿战斗,因为其出色的指挥以及战斗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随后他被调任至四方面军参谋长,成为了鄂豫皖苏区的领导人之一。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认识了张国焘,张国焘当时是鄂豫皖苏区的书记兼任军政领导。因为在此之前的张国焘已经拥有了很高的地位和权势,所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已经习惯于独裁专制,更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个人十分认同王明的观点。甚至在苏区的内部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整顿与清查,对于那些思想不积极的人群,他会给他扣上帽子,并且严厉的处罚。

对于和自己思想有本质差别的其他人,张国焘会牢牢的记在心底,然后利用各类的事件将他们清除。

在他的严刑逼供之下,我党多为优秀的革命人员都受到了迫害。有人不同意张国焘的执政理念,他就会利用各种方式对其打击,逮捕,处分。

但是因为徐向前的能力优秀,又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很好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张国焘虽然对徐向前不满,但却并没有对他迫害。只是将他手中除了兵权之外的所有权利统统没收,让他只能够涉猎到军事作战的部分。

最重要的是因为在张国焘的带领下,不好的运动不仅在部队内部盛行,甚至在群众之间都愈演愈烈。

这让陈赓非常不满,但是他却无力抵抗。毕竟如果自己贸然的行动还会引起对方的报复,所以他只能够等待时机脱离四方面军的苦海。

最后陈赓还是等到了这个机会,但是和陈赓不同的是徐向前却并没有离开张国焘。

即使在陈赓动身前往上海,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向党中央告发了张国焘的罪行之后,一切都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似乎张国焘也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徐向前也并没有听从陈赓的意见离开,反而是一直跟着张国焘的步伐来到了延安。那么为什么徐向前却没有想着离开呢?他又有什么样的难言之隐?

徐向前为何不离开

对于陈赓来说,他好不容易才等到了这样一个机会离开,而且还是以自己受伤为代价才找到的借口离开。对于徐向前来说想离开就更难了。

因为他没有明确的和张国焘作对。而且对张国焘作战方面有很大的用处,所以张国焘迟迟没有对徐向前下手,但是很难保证未来两个人之间是否还会有摩擦和矛盾。

毕竟张国焘经常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借口对周围的人下手。但是徐向前却不能够随心所欲的离开,他还是党员,更是干部,他不能够违反纪律和原则,就算他要离开团队,也需要争取党中央和张国焘的同意。

与此同时,其实张国焘也并不愿意让徐向前离开自己的团队,如果徐向前离开了,必定会有另外一位新的军事领导过来补位。

这样的不确定因素就太多了,如果来了一个更为强硬的人员和他配合起来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影响四方面军的军事能力,也影响了他在党中央的地位。

1939年6月份其实徐向前就提出希望调到中央工作,但是被党组织所否决。此后的时间当中,徐向前变一直留在四方面军进行工作。

他们先后经历了很多磨难,更成功的结束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张国焘最终背叛了革命,但是徐向前却一直靠着自己的坚定信念,成功的将四方面军拉回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上面,谱写了非常壮丽的一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