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俊/旅美60年史學家看美國

有很长一段时期,台湾学子赴美留学,多对美国自由开放、民主法治、物质繁荣、国际领导威信,抱着向往敬畏之心,在美也往往能获得各式知识与文化的滋润。近年来,识者渐发现美国在国内与国外事务上,都产生了令人忧心的质变,原因千头万绪。

美国从英国移民建立十三州成形,其后二百余年,美国的变化,经常会带动世界各处的变化。尤其冷战后长期为世界「唯一超强」,目前正领导世界意图逆转「全球化」,并抑制中国崛起,导致全球大格局的重组。因此了解美国,掌握美国的变化,是世界华人重中之重。

今年「唐奖」汉学奖得主、中研院院士许倬云,旅居在美六十年后,于二○一九年出版《美国六十年沧桑:一个华人的见闻》。许倬云分享了他在美国一甲子的重要亲身经历,将客居美国生涯中,印象最深刻也最值得回味的人、事、地、物神龙活现地呈现在眼前,更透过独到且敏锐的历史学与社会学视角,帮读者还原其时代背景与历史源流,并摆回它们所属的文化、制度与社会脉络之中。

正如他开宗明义即兴叹道:「六十年前,我满怀兴奋,进入新大陆,盼望理解这个人类第一次以崇高理想作为立国原则的新国家,究竟是否能够落实人类的梦想。六十年后,却目击史学家、社会学家,正在宣告这个新的政体,却是病入膏肓。」在结语时他又反复自问:「回顾初来美国,曾经佩服这一国家立国理想如此崇高。在这里客居六十年,经历许多变化,常常感慨,如此好河山,如此多元人民,何以境况如此日渐败坏?」

全书从对美国的印象开始,谈到美国的开疆辟土、农业型态的变迁、工业化过程、多族群及其社会问题、经济运作、城乡分离、阶层异化、政治制度、发展的文化脉络、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以未成的帝国和败坏的资本主义作结。继之以余韵,从地理、文化、宗教、族群、产业、城乡、阶级、政治、军事到帝国事业等各种角度,来试图回答所有与他有类似经历的几代留美华人菁英们,心头上的共同疑惑。

不幸已于去年过世的中研院院士朱云汉,应邀以〈一位美国过客的惆怅回忆〉为本书作序,述及「美国既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在,也是他观察现代西方文明的窗口,更是他剖析一个帝国由盛而衰的根源之最大社会实验室。这本书既是一部客居生涯的回忆录,也是一本剖析美国社会病理的诊断报告,更是一篇充满惆怅与悲悯之情的动人史诗,生动的述说着美国社会与政治体制为何一步步走向衰败。」

许倬云在另一本著作《现代文明的批判》中说:「经过中国百多年来颠簸的命运,中国人的心态,长期习惯于将西方视为先进的象征,中国人的梦,在个人而说,是住在美国,集体而说,是学习美国,大家应该注意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正在走入秋季,寒冬已经不远。」朱云汉则说:「美国的衰败不仅意味者整个西方中心世界秩序将失去最重要的支柱,也可能触动整个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动荡。正如同美国决策者总是怀疑中国是否能和平崛起,我们也需要担心美国是否能和平衰落。」语重心长,台湾处于美中抗争惊涛骇浪之中,务须掌稳船舵,系好安全带自保为要。(作者为中研院院士、清华大学特聘研究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