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恭/繩結到皇室口音的文字沙河
陈亮恭
东协健康长寿研讨会上,八十七岁余大叔以流利英文分享铁人三项的人生,其Queen's Accent来自英国殖民时期教育。如同有位日本计程车司机误以为后座使用古典日文的台湾长者是皇室成员,都是历史的印记。然而,官方语言为马来语,马来西亚却以拉丁字母作为通用文字?深入一想,马来西亚、印尼与越南类似,均拥有自己的语言,但都以拉丁字母作为通用文字。
受到印度影响,古马来文借用梵文发展,随着伊斯兰教流传,马来西亚「爪夷文」借阿拉伯文,发展成为马来文,独特的书写形式是马来与阿拉伯文化融合,英国殖民时期为求教育与行政便利,改采拉丁字母拼音书写马来语。
越南集合汉语、泰语、南岛语形成语言,文字最早使用汉字,法国殖民时改为拉丁字母。印尼原有多种文字,如爪哇文、巽他文等,荷兰殖民时期也导入拉丁字母撰写印尼文。由于多民族国家的多文化特性,殖民时代结束也保留拉丁字母的使用,利于国家统一与沟通。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两大瑰宝,许多民族与部落都发展出独特的语言,部分民族仰赖长老的口述而保存文化,并未衍生出文字的发展,有的语言与文字在历史洪流中也逐渐消失,语言与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人工智慧时代更应进一步保存与研究。
东汉许慎被称为「字圣」,编有《说文解字》,是历史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收有九三五三个字,分为五四○个部首,奠立汉字以部首分类的基础。许慎为神农氏后代,神农氏有后代缙云氏,后有共工氏。共工氏从孙太岳因治水有功而封候,其后裔文叔在周朝受封于许,并以封地为姓。许国至战国初期为楚国所灭,幸存家族迁往召陵,许慎即属于此一支,先祖直溯神农氏。
《说文解字》记载汉字发展的起源:「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
伏羲氏(庖羲同伏羲)治天下时,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观察鸟兽形象与大地特征,创作《易经》八卦,以卦象表现天地万物规律。至神农氏时,以绳结记事与治理,但百业发展事务繁杂,掩饰作假情况开始出现。至黄帝时,史官仓颉观察鸟兽脚印差异,意识到可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事物,从而创造文字。自此,百业发展有序,万物明确分类。
《说文解字》还提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仓颉造字时,以物体的形状描绘,称为「文」。后来字形和声音结合,称为「字」。「文」是万物形状的根本,「字」是透过「文」的组合所衍生,据此大量造字。象形字在《说文解字》中仅占三点九%,「有边读边」的形声字则超过八十%。
岁月如指间流沙,语言与文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古老的口音与模糊的文字,散落在时间的长廊中,等待被发现与珍藏。台上余大叔畅谈铁人三项的养生心得,我的思绪刹那间穿越到刻画着象形文字的仓颉身后。(作者为台北市立关渡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