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初》苏贞昌复制三倍劵成功经验?
陈念初》苏贞昌复制三倍劵成功经验?(照片来源:作者部落格截图)
【爱传媒陈念初专栏】从工业社会进化到资讯化社会,今天的答案,不见得是明天的答案。想复制一个成功经验,找到永远成功方程式,面对常变的情境,已经不大可能。
摘瘤爷爷是日本的童话故事,农历七月鬼月开始了,来听听妖怪故事是怎么写的。
从前有个老爷爷,脸上长一个大瘤。有一天老爷爷到山上工作,突然下起大雨,他找到一个树洞躲藏,没多久就睡着了。
当老爷爷醒来时,天已经黑了,不远处传来欢乐的歌唱声,原来是妖怪在开着宴会。天性乐观个性开朗的老爷爷,不觉得恐惧,随着音乐也跟着跳起舞来,妖怪群见到老爷爷加入,也觉得非常有趣,继续妖怪们的歌舞升平。
天逐渐亮了,还听到了鸡鸣,妖怪们赶紧收拾准备回家。
一位妖怪领导大声对老爷爷说:『今晚你再来跳舞吧!你的东西先留在这里,晚上再回来拿。』妖怪其实把老爷爷脸上的一颗瘤魔法般地留了下来,老爷爷没有疼痛,没有感觉。
在老爷爷同村的另一个老爷爷听到了这个故事,也想把自己脸上一颗瘤消失,就在三更半夜走进森林,等待妖怪出现。果然,看见一群妖怪在开宴会,即使点害怕,但跟进的老爷爷还是走进妖怪群中,假装开心地跳舞者。
『昨天的老爷爷来了....』
这群妖怪一开始欢迎,后来发现这位不会跳舞的长瘤爷爷,一点都不有趣,还破坏了宴会的气氛,于是,就说:『你以后别再来了,这颗瘤还给你。』
复制跟进想要把自己的瘤消失的老爷爷,最后脸上出现两个瘤,懊恼的离开森林中。
以上就是日本摘瘤爷爷的童话故事,去年三倍券与今年即将施行的五倍券振兴方案,与摘瘤爷爷故事,有什么省思与启示呢?首先,我们要先确认去年三倍劵是成功经验,还是夸大了效果?
根据媒体报导,行政院长苏贞昌在8月7号出席一场开工祈福仪式受访时表示,去年的三倍券创造新台币1千多亿元的经济效益,百货、零售业销售也创下佳绩,政府希望再造三倍券的成功例子,精进、加码推出五倍券。
根据审计部109年总决算报告指出,经济部仅以数位三倍券每人平均消费5800元,就推估三倍券创造1352亿元消费效益,该效益评估欠缺严谨,且缺乏消费端调查资料。
都是官方首长与单位的解读,是否要有一致性?才能让人民信任,政府一体的概念,恐不能这么罗生门。若真实效应不到千亿,也还有几百亿的振兴效果,人民若不计较,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摘瘤爷爷跟五倍券的相关省思。
回到工业社会与资讯化社会的改变,过去工业社会掌握结果控制变数的方法,已经无法适用。
换句话说,要达到百亿的振兴,计算每一个人可以产生多少发券消费效益,推估最后的振兴效果,这个预期统计数据,已经非现代社会经济成长的计算方法,发现金人民只会存起来的消费预测,也欠缺实证,资讯化社会,今天的方法与预测,明天可能都不会成功,随着整个环境变数的改变,谁都无法找出真正的成功方程式,更何况用复制三倍券的振兴成效,要说服民众五倍券一定能产生千亿以上的振兴力?
所以,关键可能不只是三倍劵的千亿振兴数据,是不是政府夸大与大内宣的问题?恐怕最大的不信任感,来自于资讯化社会变数无法掌握产生的集体共识?
如果所有变数都可以掌握,台湾今年的疫苗之乱与缺,不会在五月大爆发。
苏贞昌是不是摘瘤爷爷?在于他能不能有资讯化社会无法预测未来的感性能力?这是面对变动的社会与世界,基本的应对态度,社会治理不是科学,连科学都无法掌握所有变数,用复制模式要让人民认同,五倍卷一定是最优的振兴方案,不符现代人的集体民意与风险思维。
纾困未成马上振兴不如用重建思维
从疫情重创政府应对来看,有关纾困部分,其实并未完成,马上就进入了振兴方案,美国至今有三波现金纾困,这三轮「大撒币」,国会先后通过2.2兆美元、9000亿美元和1.9兆美元纾困案,共5兆美元,有人比喻,这比打一场世界大战还多。
台湾的纾困仍未到位,振兴方案一定要发券才能振兴也引发争议,其实,笔者认为重建这个词,是比较贴近国难救助,疫情的规模与重创,用重建比较能抚慰人心。
既然是重建,就有很多面向与深度可以政策进行,也可以不用复制去年的振兴模式,不落入现金或发券的选择。苏贞昌是不是现代化的政府首长,从疫苗准备到纾困及振兴方案,人民都在检视,乱局才能检视着首长的危机处理能力。
苏贞昌的政策思维若是旧官僚的思考逻辑,甚至是执政党意识偏执的结果,透过同一种强化文宣模式,形塑旧有成功模式,创造民调上的翻转,而不考量各种情境变数,那就是政治上的一种赌注。
今年的疫情与去年不同,今年的纾困不满与去年也不一样,人民的不安更甚于去年,经济的重创也超越去年的此刻,当三倍劵变成五倍劵,当纾困采去年模式,当口罩国家队成功投射在疫苗国家队时,当政府试图用复制思维时,其实,已经主调上失去应变说服力,应变环境是一种政治上的能力,乱局中仍用官僚的经验来面对变化的民意,这还是工业社会的框架,不是资讯化社会的态度。
苏贞昌的振兴主视觉用五倍劵,不仅有三倍劵的复制影子,还有工业社会治理框架结果论的悖时感,不过,支持者网路社群应该还是会里应外合,过去三倍券的梗图迷因,都可能会似曾相识的陆续出现。
『不爽换,不要换!』
『振兴券不是纾困金』
『身体不听使唤,还是去换了』
『关于弱势政府有拨1000元让他们去换喔!』
『骂的人就别去领,一边骂一边领,唉!』
苏爷爷,您是后面那个摘瘤苏爷爷,还是创新苏爷爷,都在一念之间,想想这个童话故事,想想资讯化社会过程论的无常,若民间、党团、在野党都不认为五倍券是恰当政策,若您坚持复制三倍券振兴方案,有可能您过去认为成功的三倍劵,都可能因好骑者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当然,支持者一定相挺,苏爷爷不可能是一个人武功。
我没反对任何方案,我的重建方案也是一种新思维,但言微也无法改变政府政策,摘瘤爷爷故事,只是要提醒苏爷爷,当您不用马英九时代振兴方案可能被解读具有创新意义,但沿用复制自己的振兴方案,那个掌握时机不断创新的主视觉若不见了,连国庆日视觉都想不断创新的蔡政府,一定会非常不甘心。
重建这个词,不只经济面向,还有人心的抚慰的感性符号,苏爷爷,想想吧!
作者为微笑影室陈室长
照片来源:作者部落格截图。
●经授权刊载,更多文章见作者部落格。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