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行向“新”而行: 做好做实科技金融大文章,持续赋能成渝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而发展科技金融是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和有效手段。

去年10月份,首次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居于“五篇大文章”首位。今年初,“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纳入年度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科技金融供给,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以科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成为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必答题。

作为西部地区首家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城商行,‌成都银行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亦是支持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金融“排头兵”。

据了解,成都银行早在2009年就开始深耕科技金融,打造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精准服务科技创新领域市场主体。一是组织体系“专”,科技企业服务团队人数近1000人,其中依托全国首批成立的科技支行,深化“专营机构+专业团队+专项授信+专属产品”四专服务模式,该支行科技型企业贷款户数和余额占支行贷款比重均高于90%;二是产品体系“全”,基于自主研发、政银担合作和银税互动合计打造15款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产品,累计投放额超800亿元。其中,率先与成都市科技局试点推出“科创贷”“人才贷”“研发贷”和“积分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累计投放金额超230亿元;三是生态体系“新”,凝聚券商、创投、担保机构等各方合力,打造“股贷债保”联动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银行已为四川全省3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对成都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超过80%。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传统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具有轻资产、无抵押、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其风险识别和评价难度陡增。基于此,成都银行聚焦成都市重点产业链开展专题研究,针对上链科技企业轻资产、高研发、前期营收和利润不足等特点设置专属评价模板,实现“硬科技”企业精准画像。

具体而言,成都银行一方面建立多维度风险评估机制。除传统财务指标外,综合考虑企业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市场份额、行业发展趋势等非财务因素,对企业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另一方面,建立智能化的风险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预警。同时,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获取更多行业动态和企业信息,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此外,成都银行强化科技创新领域的行业研究与结果应用,提升全行业务人员与审批人员的专业度,提高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防控能力。同时,积极完善“几家抬”合作模式,积极对接经信、科技、工商、税务等主管部门,通过 “政银担” 凝聚政策合力,执行“几家抬”的风险共担机制,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有效缓释业务风险。

展望未来,向“新”而行。成都银行表示,接下来将持续积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聚焦重点产业,将金融资源向创新主导领域倾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

一是继续坚持科技支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专营专注,持续完善并践行科技支行“专项制度、专业人才、专业考核、专门风控、专属支持、专线对接”的“六专”原则,进一步提高科技支行专业化经营水平;

二是继续坚持科技金融产品的创新研发,协同推进新产品试点过程中的贷款投放、需求收集、产品宣讲、政策解读等工作,全力打通服务科技型企业“最后一公里”;

三是全力服务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着力构建“链主+上链中小微”整体授信模式,加大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提升重点产业链企业金融服务覆盖率;

四是持续深化重点产业链研究,完善研究工作体系,提升研究深度与广度,强化研究成果运用,全力提升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