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圈坐拥「四个新」 GDP达8.6兆人民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预计增长到8.6兆元人民币。(摘自新华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年蓬勃发展。大陆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陈亚军9日表示,从经济总量看,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5年不足6.3兆元(人民币,下同),2024年预计增长到8.6兆元,占全大陆的比重由6.3%提高到6.5%以上,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大陆高品质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中新网报导,陈亚军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以用「四个新」来概括,第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建设,实现新跃升。从产业体系看,两地共建电子资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等四大兆级的产业集群,汽车产量、电子资讯产值占全大陆1/10以上。

其次,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呈现新气象。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启动,西部科学城在重庆和成都两地正式挂牌,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重组形成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川渝创新合作计划深入实施,12家高新区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两省市共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1.4万多台。

第三,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获得新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实现市场准入异地同标、营业执照互办互发;全大陆首个跨省域管辖金融案件的专门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挂牌成立,首个跨省域共建的省级新区川渝高竹新区设立运行。

对外开放水准持续提高。深入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线路辐射全球126个国家(地区)的548个港口;2021年至2024年11月,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1.6万列,占全大陆开行总量的25.2%。

第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在生态环境领域,建立实施环保督查联动机制,PM2.5平均浓度总体下降,成立全国首个河长制跨省市联合办公室,长江干流川渝段年均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准。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实现无障碍转移接续,公立医院161项医疗检查检验结果实现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