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樱花树 丹顶鹤Big见面会开启台日合作保育新页
10月30日是台北市立动物园搬迁到木栅25周年,也是丹顶鹤「Kika」的见面会,动物园特别与来自北海道的朋友,共同种下樱花树作为丹顶鹤开展纪念。
约150位来自北海道的朋友齐聚动物园,除了来看丹顶鹤,还心怀感恩,因今年4月立法院长王金平,与立法院同仁及旅游、财经界朋友前往北海道访问,借由实际行动帮助北海道恢复观光生机,而王金平院长今天也到动物园看丹顶鹤,祝福双方人民的情谊,就像丹顶鹤一样亲亲密密、长长久久。日本北海道知事高桥晴美、钏路市市长虾名大也、钏路市动物园园长山口良雄、及钏路市民等一行人,除探望丹顶鹤,同时也介绍北海道的观光物产给台湾的朋友。
台北动物园与钏路市动物园,于今天共同签署「保育宣言」,双方携手合作丹顶鹤域外保育与教育展示计划,让自然资产永续生存。在这丹顶鹤开展的重要时日,王金平院长与高桥知事等于鸟园广场种植2棵樱花树,为开启保育新页作为纪念。
日本在1952年指定「钏路的丹顶鹤」为特别天然纪念物,丹顶鹤在中国和日本文化都象征长寿,也屡次出现在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在两国人民在历史文化中,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与寓意。由古贺公也副园长养大的「BIG」(见图,台北动物园提供),今天跟大家见面,虽然较不怕人,但希望参观的民众能降低音量,不要让一墙之隔的「Kika」紧张,因为「Kika」个性较为敏感,需要更多的时间熟悉新环境,预计明年初才会与大家见面。
今天也是台北动物园迁园25周年园庆,举办丹顶鹤的开展活动,更是别具意义,让我们一起祝福这对来自日本的「湿原之神」,能很快的适应新家环境,早生贵子,大家也一起持续为丹顶鹤域外保育贡献心力。
保育宣言:双方将致力于维护丹顶鹤基因多样性、提升医疗饲养繁殖技术、强化保育教育活动内涵及落实栖地环境永续经营,保育状态:丹顶鹤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皮书中是濒危物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入附录一。
日本在1935年指定丹顶鹤及其繁殖地为天然纪念物,1952年指定「钏路的丹顶鹤」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67年指定全国各地域的丹顶鹤为特别天然纪念物,1993年指定丹顶鹤为稀少野生动植物种。
丹顶鹤小档案
英名:Red-crowned Crane
学名:Grus japonensis
分布:苏联东南端、中国大陆东北部、南韩、北韩及日本的北海道。
特征:体长150公分;体重7-10公斤(冬天可达12公斤);翼展宽220-250公分。
栖地:出现于芦苇、莎草、水蜡烛生长的高草沼泽区及宽阔的草生地。
食性:杂食性。以昆虫、水生无脊椎、鱼、两生类及囓齿类为食物,也会吃芦苇、草及其他植物。
繁殖:在春天进行繁殖。亲鸟会以枯死的芦苇筑巢,产下2枚蛋,公母鸟轮替孵蛋的工作,约29-34天可孵化。幼雏的羽毛呈褐色,在翅基部带有白斑。羽翼丰满期95天,3-4岁才达到性成熟。
移动:在中国大陆东北部及苏联东南端邻近区域繁殖,并迁徙至韩国及中国大陆的江苏渡冬;而居留在北海道的族群并不迁移。
保育:丹顶鹤被国际自然保育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也是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一的物种。现有族群数约2000只,为所有现生鹤类中第二稀少者。
保育现况:丹顶鹤系大型涉禽,湿地环境中属于食物链上层,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关键种。但由于环境的破坏及猎捕的压力,丹顶鹤在野外栖地分布零散且族群数量稀少。即使现今各国逐渐重视对丹顶鹤之保育,但其栖息地或周围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开发压力仍存在,因此在进行丹顶鹤于原栖地保育的同时,也要同步进行丹顶鹤的移地域外保育工作。2011年10月,台北动物园与日本北海道钏路动物园共同合作进行「丹顶鹤域外保育计划」,将圈养的域外族群分散管理,避免集中单一国家或机构,以减少天然灾害或疫病侵袭而损及全体族群的风险,而此次引进的「Big」和「Kika贵华」就是域外保育卫星族群的奠基个体。
型态:丹顶鹤全身雪白,只有次级飞羽内侧和三级飞羽是黑色,翅膀收起来时覆盖在短而白色的尾羽上,所以常被误认为尾羽是黑色。丹顶鹤的前额是黑色,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似肉冠状,所以头顶红色的部分是没有羽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