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30年新高!2022年全台黑鸢同步调查共879只

2022年全台黑鸢同步调查数量879只,创30年新高。(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2022年全台黑鸢黄昏聚集同步调查数量为879只,创下自1992年开始监测黑鸢族群数量迄今的新高点,南北族群有感增加。随着全台黑鸢数量增加,黑鸢的夜栖地也略有变化及增加,今年度新增屏东调查点赛嘉、且东北角族群恢复零星夜栖。

目前数量最大的夜栖族群则在贡寮地区,高达268只,透过持续进行的黑鸢卫星追踪纪录,有助于了解随着族群数量增加后,新增的夜栖地位置。

2022年全台黑鸢同步调查数量879只,创30年新高。(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提供)

屏科大鸟类生态研究室表示,目前全台黑鸢数量稳定微幅增加,但仍仅在北部及南部地区有稳定夜栖族群,其中又以北部增加趋势较为快速,目前北部族群超过500只、南部族群超过300只,在北海岸或屏东特定范围民众,可以感受到黑鸢比以前容易目击且数量增加。

鸟类生态研究室先前卫星追踪黑鸢候鸟小茄子的案例,已经证实台湾黑鸢有候鸟族群,因此同步调查有可能会记录到来台度冬的候鸟,数量目前仍无法得知,不过倘若台湾环境能变好,同样可以增加黑鸢候鸟来台过境及度冬时的存活率。

台湾黑鸢数量,最早由沈振中在1992年开始调查,持续20年,台湾猛禽研究会自2013年起接手调查工作,当时2013年的调查数量为272只。每年秋冬季都会动员志工,在全台黑鸢夜栖地进行2次同步调查。

由于台湾黑鸢在非繁殖季,有群聚夜栖习性,且透过卫星追踪也得知同一只个体会在不同夜栖地之间移动,因此调查时会选定同一天傍晚,由各地志工到全台数十个夜栖地同时进行计数,就能够掌握大致数量且不会重复计算。

但调查时仍可能受到天候、夜栖观察角度位置影响,倘若能见度不佳就可能会低估,每年会调查2次,以数量较多的为准。夜栖地调查不包含常见的日间觅食活动地点,例如基隆港、碧潭等地,是因黑鸢黄昏时就会离开前往夜栖地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