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突破/密度倍增複合材料探針卡
半导体技术不断推进,晶片上的电极密度也愈来愈高,需要更细微、密度更高的探针卡,才能满足测试需求。
【撰文/陈怡如】
在半导体制程中,当晶片制作完成,进入后段切割封装之前,都要经过探针卡的电气性能测试,借此揪出不良品,小小的探针卡扮演重要角色。根据晶片电极数量的不同,1组探针卡的针数,从数百根针到1、2万根针都有。
随着半导体技术不断推进,晶片上的电极密度也愈来愈高,需要更细微、密度更高的探针卡,才能满足测试需求。工研院机械与机电系统研究所组长黄萌祺指出,目前探针的针宽极限是40微米,间距则为80微米,为此工研院投入开发「密度倍增复合材料探针卡」,成功制造出针宽只有10微米、间距20微米的极细探针。
以可挠式玻璃取代金属 克服变形关卡
为了制造细微探针,第一个创新从材质下手。由于探针卡需要通电,现行探针皆采用金属制作,以目前的技术,要制造10微米的探针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弹性」。
黄萌祺表示,探针在测试时,1根针至少要来回弹50万次以上,但金属受限于「降伏强度」不足,导致材料受力后产生永久变形,不管业界如何改变金属配方,走向多元合金,仍无法克服这一大硬伤,「我们技术最大的特色就是,用玻璃取代金属。」
在过去长期与康宁合作的过程中,团队发现对方有款独家研发的超薄可挠式玻璃,不仅厚度仅100微米,而且还能弯曲不断裂。由于玻璃的降伏强度是金属的15倍以上,这给团队灵感,用玻璃取代探针的金属结构体,应付变形;同时在玻璃底下再镀1个金属的薄膜探针,负责导电,两者各司其职。
但要把玻璃变成极细探针又是另一道关卡。团队跨单位合作,运用雷射改质玻璃蚀刻技术,将一整块玻璃蚀刻成根根分明的细针结构,黄萌祺比喻,就像梳子,整体是一个完整结构,而前端的梳齿就是10微米的细针,「一次就能大量制造很多细微探针。」由于探针需要多次回弹,在蚀刻过程中只要出现些微裂痕,就容易在测试晶片时断裂,为此花了1年时间,不断优化雷射制程和配方,才达到要求。
模组化组装机台 大幅节省时间人力
第二大创新,来自开发全新自制的组装机台。过去探针卡的组装方式,大多用人工或机器人一根根组装而成,每人1天大约只能组装3,000至5,000根针,费时又费力,为此工研院研发模组化的组装机台,取代传统人工作业,提升精度与效率。
黄萌祺指出,过去探针的机械加工方式,成品就是一根根的独立细针,因此组装时也只能逐一分开组装;但团队采用微机电的方式制作探针,成品已具有模组化结构,就像梳子一样是1个「set」,因此非常适合模组化的组装方式。
但模组化组装是个全新概念,探针又非常要求平整度和精准度,只要组装时稍有歪斜,就会产生误差,无法测试正确的电极位置,团队花了1年半时间,不断调整机台,才大功告成。目前机台一次就能组装100根探针以上,所需时间大约5分钟,若同样以5,000根针来计算,只需大约4小时就能完成,比起以前人工要组装一整天,大幅节省时间与人力。
黄萌祺指出,这套机台不只用在工研院的玻璃探针,只要是微机电方式制作的探针就能使用。目前大约有30%至40%的金属探针,采用微机电的方式制作,在未来探针密度愈来愈高的趋势下,预期这个比例将不断增加,也因此未来这套组装机台的市场很大。
研发3D电路板 满足少量多样弹性制造
第三大创新则是研发3D陶瓷电路板。黄萌祺指出,「每张探针卡都对应测试不同晶片,因此探针卡有一大特性是『少量多样』。」过去探针卡使用层层堆叠的多层电路板,每一层都需要独立光罩曝光显影,在少量多样的制造特性下,成本高昂。因此团队研发3D陶瓷电路板技术,以雷射图案化和金属沉积方式,直接在电路板3D外表面上制作金属线路,不再需要光罩,制造弹性更大,成功将成本大幅降为原来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目前这三大创新技术,都已陆续导入业界,全新的玻璃探针,已和IC设计公司合作验证,预计1、2年后可望投入实际产线;而组装机台和3D陶瓷电路板皆已实际落地,与国内厂商共同开发5,000万画素以上的CIS晶片测试探针卡,一次可测30个晶粒。
黄萌祺也看好未来高密度探针卡可解决目前Micro LED没有合适探针卡可进行量产测试的痛点。密度极高的Micro LED,间距大约只有15至20微米,正是目前金属探针无法满足的缺口;不只Micro LED,对台湾的封测产业来说,也能以更大的竞争优势,抢先布局更加先进的IC测试,持续在半导体产业中赢得先机。
工研院成功研发「密度倍增复合材料探针卡」,以「玻璃+金属」的复合材料,成功打造最小针宽、最小间距的探针卡,荣获工研院杰出研究奖金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