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招观察|人工智能“替代”了谁?广东新蓝领加速转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实习生陈芷欣 广州报道

“ChatGPT有身体了。”近日,美国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发布了首个由ChatGPT母公司——OpenAI提供大模型支持的人形机器人Figure 01。在演示视频中,Figure 01已能够实现与人类对话,同时理解并执行人类发出的指令和任务,包括拿取特定物品、清理桌面垃圾。

自2023年初ChatGPT进入大众视线、2024年初Sora再度点燃舆论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再次凭借其高频次、颠覆性创新向世界扔下了一枚“深水炸弹”。当AI学会“思考”和“奔跑”,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将发生何种变化?作为透视就业市场变化的一扇重要窗口,在年后广东密集落地的多组春季招聘活动上,转型的信号也已显露端倪。

在2024年以来广东规模最大的公益性招聘活动——“南粤春暖”大型招聘会广州南站主会场的汹涌人潮中,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观察到,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首次亮出招聘AI软件工程师的岗位需求。多家受访企业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新型机器人等技术对一线岗位的替代性未直接显现,但其在工作效率、操作精确度等方面起到的辅助性作用已得到普遍认知,“目前更多是作为一项关键工具,帮助从业者提高工作效率”。

招聘会现场,还有不少求职者围拢在企业摊位前咨询考取“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据悉,这个今年刚刚启动的培训项目,目前已吸引超百人报名。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中年求职者......面对这道不断逼近的智能化浪潮,有人选择在岸边观望,有人正尝试迈出“逐浪”的第一步。

拥抱“AI+”的制造业

年后,随着新一年业务增量带动企业用人需求增长,已有多场集中招聘活动在广东落地。3月17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2024年“南粤春暖”大型招聘会就在广州、东莞两地联动举办。作为2024年以来广东规模最大的公益性招聘活动,该招聘会共吸引超1300家企业参会,提供7万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制造业参会企业超400家,技术类岗位占比约45%。

在广州南站主会场约600家进场企业中,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AI”成为不少企业亮出的招聘关键词。

“这是我们第一次招AI软件工程师,也是看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想做一次新的尝试。”作为一家主营毛纱、混纺纱生产与销售的传统纺织企业,东莞联达毛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达毛纺”)人事主管汤成香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公司今年新增招聘AI软件工程师,主要是希望引入AI技术协助开展市场数据分析与运营数据处理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分析能力。

作为传统企业拥抱新兴技术的一次“试水”,汤成香直言,目前联达毛纺内部已在推进“AI+”相关工作,但AI技术能不能、怎么能和具体业务结合起来,暂时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路径,“所以我们也想引入新的人才做多方面尝试,现在计划先招聘一名AI软件工程师,后续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应用实际情况逐步增加,整体计划招聘3到5名”。

制造业积极“逐浪”智能化的背后,也有业务回暖带来的底气。谈及2024年整体招聘规模时,汤成香表示,随着今年公司业务逐步恢复增长,联达毛纺全年计划招聘约30人,招聘规模相比2023年进一步增加,“业务好了我们也希望再扩大规模”。

同为参会企业,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电器”)与数字技术的互动则走入了更深度耦合的阶段。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也走入白云电器位于江高镇的制造工厂,实地探访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与招用工需求情况。走进工厂内,实时采集反馈生产数据的数字屏、生产线上自动运转的机械臂、支持仿真生产辅助决策的数字孪生模型......一个智能制造生态系统逐步成型。

对比传统制造工厂,数字化工厂的另一个直观特征是:流水线上能看到的工人更少了。站在“几无人烟”的工厂内,白云电器行政副总裁姚琪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直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必然对用工结构带来影响,但这种影响未必是直接的“替代”,而是用工场景和专业的改变。

“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钣金柔性生产加工线,在这条线上可能一个工人都不需要,但在后台需要很多技术专职人员去维护这条线的运转,也需要很多软件工程师根据不同的产品编写不同的软件程序,才能让所谓的‘无人化’设备运转起来。所以其实用人需求是从前台走向了中后台,这是一个关键的改变。”姚琪表示。

从岗位需求看,白云电器在此次“南粤春暖”招聘会上也带来了约90个岗位需求,涉及自动化工程师、JAVA后端软件开发工程师以及接线工等职位。姚琪表示,2024年随着白云电器的目标产值进一步提升至50亿元,预计全年将新增招聘约200人。

转型人工智能训练师的新蓝领

随着“AI+”浪潮逼近,求职者也嗅到了转型的信号。在挂出AI软件工程师招聘需求的联达毛纺展位附近,有企业打出了人工智能训练师的考证广告。摊位前,不少求职者正驻足咨询。

作为2020年进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的新职业,根据《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人工智能训练师是指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

据上述企业负责人介绍,其提供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课程分为不同级别,初级课程主要进行AI技术应用层面的学习,高级课程则涉及技术研发、数据处理和数据标注等更深层次的知识,“我们也是和经人社部门备案的广州盈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师资力量来自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越秀分中心,今年相关课程才正式启动,目前已有超过百人报名”。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公示查询系统查询发现,目前广东全省已有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超过30家机构具备“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覆盖企业、院校、协会等多类主体。

这也是近年广东加快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的一个切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前沿技术的更新迭代持续加快,人才培育滞后于市场用人需求的问题愈加凸显。为此,广东近年正着力推动技能人才培育链条从院校延伸至企业、协会等经营主体,以更高效、精准拉动人才结构整体转型。

而对已经进入职场的劳动者而言,对转型趋势的另一个直观感受还来自相关技能培训补贴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其推动个人能力提升的成本。

根据2023年7月发布的《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具有广东省户籍或在广东省就业、符合相关条件的劳动者,自学或自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取得“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可根据职业技能等级不同获得1000元-3000元不等的补贴。

目前,包括人工智能训练师在内,纳入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指导)标准目录(2023年度)的职业类型共426类,涵盖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无人机测绘操控员等多种技能类型,鼓励存量人才适应用人市场需求加快转型。

招聘会场内,此前主要从事室内和景观设计工作的求职者区先生也关注到AI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现在求职市场上具备AI工具应用能力也是加分项,有些公司会提出相关要求。现阶段我也在通过一些免费线上课程了解AI工具,后续计划结合具体岗位需求,再进一步提升相应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