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俊翰看见残障者的机会
(图/本报系资料照)
民进党排名第16的不分区立委陈俊翰,虽则未能顺利选上,但却是此次各党不分区立委中唯一以残障者入列的,这也可以看出,民进党的不分区立委提名尽管因人选问题,备受訾议,却也是最关心残障者福祉,也对残障者的能力最表肯定的,无论如何,都该加以称赞。
显然陈俊翰对自己的智慧、学识及能力,都是具备有充分信心的,而他在律师界的杰出表现,也都证明了这点;陈俊翰所缺的,其实只是一个「机会」。
陈俊翰出生即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自小即身瘫痪,后来又经历火灾,导致双腿截肢,全身仅眼、嘴及手指末端能动而已;但他并未因而丧志,反而奋励自勉,成功拿到哈佛大学法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并取得密西根大学法律博士学位,且放弃外国的高薪,愿意回国服务。这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当然,也不无可能成为催情、造势的工具;但重点不在于旁人想利用陈俊翰达成怎样的政治目的,而是陈俊翰对自身有怎样的期许。
陈俊翰已是执业的律师、会计师,这在常人来说,已是难得的、众所夸耀的成就了,对残障者而言,更是百万中难得一见的成功实例。依他的情况而言,可以说已经是衣食不但无忧,而且可以绰绰有余的了。
常人对残障者的看法,大抵都是「只要能无求、无仰赖于他人」,就是阿弥陀佛、善莫大焉的了。但是,这真的只是残障者唯一的诉求吗?
寻常人可以有精进向上、奋发图强的鸿鹄之志,而且也能获得各种来自各方的肯定与鼓舞;残障者其实也是寻常人,只是在形躯上有所欠缺而已,却往往就被限定于一个「衣食无忧」的范围之中,这应该也是陈俊翰在网红节目成为被揶揄、嘲弄的对象,最根深柢固的原因。
据卫福部统计,全台湾领有身心障碍手册的约有120万人,不是身罹此疾的人,是永远不会知道残障者的苦处的,民进党心中还知道有这样的120万人存在,也难怪其总是能在重要的选战中,斩将搴旗,获得胜绩了。
我与陈俊翰的政治观点不同,但对他出马参政的用心,却是感同身受的。残障者最最迫切需要的,其实不见得自己「应该如何」的问题,而是「可以如何」的问题。应该,是操之在己的;可以,则往往是非仰赖于他人不可。机会,永远不是「应该」就能有的,而是谁「可以」提供的。
陈俊翰「应该」做的,他都做到了,这正是他优异的表现;民进党提供了「机会」,更让他「可以」有进一步发挥的天地,尽管事未圆成,却是一个好的开始,值得期待。但是,其他残障者的「机会」,究竟在哪里呢?这真的让人茫然了。(作者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