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股暴跌看股市的“涟漪效应”

胡华雄(证券时报记者)

日本股市近日的暴跌引起全球投资者关注。除了一些投资跨境ETF的投资者可能遭受冲击外,全球股票市场联动之下,日本股市暴跌产生的连带冲击也或多或少会影响相关投资者的收益。这就不得不提到股票市场存在的“涟漪效应”。

一般意义上的股票市场“涟漪效应”,是指某个市场大幅波动对其它市场产生联动性影响的现象,可用来解释全球股市联动性及大幅波动的问题。

复盘近期股市行情可以发现,本轮日本股市的“涟漪效应”始于日本央行加息,不过当时市场还没什么反应,加息当天日经225指数甚至还上涨1.49%,不过其后交易日日股开始扭头向下,跌幅逐日加大,直至本周一出现近年来的最大收盘跌幅,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也跟随下跌。

当前日本股市下跌催生的“涟漪效应”也有一些自身的时空特点。

一方面,是日股自身的“涟漪效应”。日本央行加息,算是“投石问路”。刚开始时,很多投资者并没有太在意,未激起多少水花。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投资者意识到政策转向的影响,催生出日股投资者的卖出操作,反过来使得日股越跌越快,越跌越猛。

另一方面,是日股下跌给其它国家和地区股市带来的“涟漪效应”。由于日本经济和日本股市体量相对较大,其大幅波动自然会传导至全球其它市场。从目前情况来看,与日本同处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首当其冲。这里面,与日本优势产业有些趋同的韩国股市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跌势极为猛烈,欧美股市受到的冲击则暂时较小。另外,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受到的冲击也相对轻微。

对于此番“涟漪效应”产生的原因,日本货币当局政策转向是其中一个诱因,而日股所处的阶段则加剧了这种效应。在本轮暴跌之前,日股总体处于上升通道之中,日经225指数年内涨幅一度超过两成。而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日经225指数也多数上涨。长期的上涨累积了较多获利盘,而获利盘集中卖出兑现,则加速改变了市场预期。

笔者认为,千万不可忽视当前股票市场的“涟漪效应”。回溯历史,上一次造成全局性巨大伤害的“涟漪效应”出现在十多年前次贷危机并引起全球金融海啸期间。当时美国一些次贷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但随后产生连锁反应,一些次贷机构破产,一些银行、保险公司随后也倒闭,进而导致美股和全球其它股市连续暴跌,并最终使得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鉴于股票市场存在的“涟漪效应”,面对当前的情况,各经济体需要谨慎研判,备足工具箱加以应对,并提前做好极端市场情况下的应对准备,尽量减缓相关冲击。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