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思维中阿合作新动向

(图/美联社)

12月上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乌地阿拉伯进行国事访问。中阿峰会的顺利举行被普遍认为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特殊意义。

习近平此行成果斐然。中阿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阿早期交往的基础和底色是中国积极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反对美英在中东的霸权主义。中国改革开放后,阿拉伯国家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和外汇来源地,也是中国劳务输出和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合作方。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阿双方在能源等领域合作全面提速。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报告显示,2004-2021年,中国与22个阿拉伯国家进出口总额从367.1亿美元增长到3302.4亿美元,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阿拉伯国家最大贸易伙伴,2013年成为沙乌地第一大贸易伙伴。

所有政治行为背后都有其底层逻辑。一直以来,阿拉伯世界因为域外大国的强权干涉、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教派矛盾错综复杂,在世界格局中是一盘散沙。冷战时期,阿拉伯国家被迫在美苏两个阵营选边站,深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进入21世纪,经历「阿拉伯之春」的冲击及美国在地区发起的战争,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传统阿拉伯政治大国整体实力衰落。而以沙乌地阿拉伯、阿联酋、卡达为代表的海湾国家透过石油、天然气等迅速积累财富,并积极在国内推行改革,向地区乃至全球展示影响力。

其中沙乌地阿拉伯表现最为突出,2016年提出「2030愿景」,并确定三大目标:成为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心脏、全球性投资强国和亚欧非枢纽,要实现这三大目标,需要打破以往单一经济结构,而中国在新能源、基建、5G等数位经济领域具有优势,与之形成了某种程度互补。

中国将此次中东之行作为今年元首外交的收官之作,也体现出中国对发展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高度重视。中国的中东政策源于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中国需要维护和平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阿拉伯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国家,也是中国消费品和高新科技的重要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并不是中东事务的重要参与方,自二战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事务中长期发挥主导作用。随着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收缩,中国与中东近些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但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与中东合作的推进解读为「中国将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中国不谋求与美国在中东争夺所谓势力范围,而是主张在「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的原则下拓展双边与多边关系,主张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相互包容借鉴,共同发展繁荣。

完全从大国竞争看中东或有失偏颇,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以沙乌地阿拉伯为代表的地区大国的战略自主性正在逐步增强。(作者为北京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