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的起源与演变,中国足球的辉煌时代为什么结束于明清?

每四年,因为一次赛事,全网陷入一种狂欢。这种带着巨大的煽动力的就是全球性体育赛事——世界杯。每每到了世界杯的举办期间,你的周围就被这场赛事萦绕,身边人谈论的都是它,你从街边路过的店铺里,都放着世界杯的赛事。甚至是从你身边路过的外面小哥,都是赶着要去给那些看球的人送去加餐。

所有人,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都对这场赛事有所了解。今天的比赛是哪两个国家之间的对抗,最后的赢家到底是谁。这些可能随着这场赛事的进展,所有人都对它了如指掌。

但是,有人知道吗?足球,这个备受现代人追捧的运动项目其实是起源于中国的,而且在中国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并且曾经也有属于它的辉煌时代。

1985年,当时的中国正在举办首届"阿达杯"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在开幕式上,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就在自己的讲话当中说道,足球起源于这里,并在这里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没有什么可以争议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国外的足球界的权威人士,在多处公众场合曾经公开表示,中国是足球的发源地,最早的足球诞生于中国。

在中国古代,那时候的足球还不叫足球。它在中国更广泛被认可的名字其实是叫做"蹴鞠"。

"蹴",就是足蹴之,而"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黄帝的大名我们肯定都是耳熟能详。黄帝,是我国原始部落的一位重要的首领,性姬,号轩辕。他的事迹大都来自我国的神话传说。相传,那时候,黄帝原先居住在西北方向,后来同南方的蚩尤部落在逐鹿进行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在当时一场惨烈,而且旷日持久,对两方的实力都造成了很大的折损。

最终,黄帝率领他的部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恨,黄帝命人将蚩尤的胃取出,并将里面填满了毛发,做成了一个球来让士兵们踢。除了这个带有一些血腥感的历史传说之外,在现代的一些考古发现当中,也有一些关于足球的发现。考古工作者在一些地区的高崖峭壁上发现了距今3400年的岩画,这其中就有画有一些人在玩球的画面。

战国时期,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苏秦,在六国之间游走,说服他们共同对抗秦国,挂六国相印,逼得秦国不敢东出。

根据史书记载,他在当时谈论到齐国的情况之时,称临淄(齐国的都城)物产十分富饶,在临淄的百姓们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来娱乐生活。苏秦的描述,能够让我们看到当时临淄的居民生活的富足,但是从中我们也能看到在战国时期的足球已经有了发展,出现在了但是民众的生活当中。

如果这个例子还不够生动的话,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下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父亲,刘湍。

在和西楚霸王项羽经历了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之后,项羽无言再见江东父老,与爱妾虞姬诀别,乌江自刎。自此,夺得天下,夺得皇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帝的刘邦,将父亲接到了皇宫当中,尊称为太上皇,安置在未央宫当中,安享晚年。

但谁料,自从将父亲接入宫中之后,刘湍就一直闷闷不乐,整日里无精打采,享受着美食佳肴,成群仆人的簇拥也没有让他的心情好转。这刘邦就纳了闷了,怎么就好吃好喝的供养这还如此不高兴,就叫身边的人去打听清楚情况。

经过一番了解,原来是因为刘湍从小就是在市井当中长大的,在就习惯了在家乡当中,同市井当中的屠夫少年斗鸡、蹴鞠的生活。现在被接入到皇宫当中,生活条件虽然上去了,但是却没有了原来生活里的乐子,怎么能开心的起来。

刘邦一听,自己都已经当了皇帝了,普天之下的第一人,天下江山都已经是自己的了,怎么能连自己父亲的这点愿望都满足不了呢,那作为一个儿子,皇帝岂不是太失败了吗?于是大笔一挥,下令在皇宫当中,仿照老家的样子,在宫中建起了许多房子,并将其称为新丰。此外,还叫来了当年同父亲一同居住在一起的左邻右舍,都将他们迁到了长安居住。这样就能整日陪父亲斗鸡,蹴鞠了。刘湍的生活自此以后好不快活。

虽然这是在记载的西汉时期的事情,但是从战国到西汉的建立,中间间隔不过15年的时间,所以刘邦的父亲其实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人,从刘邦父亲的身上,我们能够再一次看到,在战国时期蹴鞠在当时的流行发展。

到了汉代时期,随着战乱的结束,统治逐渐稳定,人们的生活一步一步的趋向正轨,生活逐渐的稳定,使得人们在吃饱喝足之余,对娱乐活动也有了新的追求,所以在这一时期,蹴鞠越来越普遍起来。无论是城市还是相对偏远的农村,都有进行蹴鞠活动的身影。除此之外,除了将此项活动当作一项娱乐活动之外,军队将此看做一种用于训练的手段,士兵们通过蹴鞠,来增强自己的体魄,提高自身的身体训练水平。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时间的演变,蹴鞠不断的得到了发展,这时候的蹴鞠,逐渐的走向了它的黄金时期。

在唐代之前,人们进行的蹴鞠比赛主要是在专门的球场——"鞠城",或者"鞠域"当中进行的,这时候的球场主要是在鞠城的城垣下面挖洞进球,或者是在球场的两边分别挖洞,一边分别有6个。

而用来进行足球赛事的球使用也不是后来的充气形式的球,而是用毛发填充的实心球。但是,到了唐朝之后,关于蹴鞠的这些都发生了改变。

首先,蹴鞠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蹴鞠运动当中使用的球的制作得到了改善。在唐代,球的外部用的是皮革进行缝制,并经过了水火工序进行加工,在球的里面,用动物的膀胱作为球胆,吹足了气之后,就能够使用。用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球,已经很接近今天现代意义上的足球了。而且,这比英国发明出来吹气的足球足足早了三四百年的时间。这样制作出来的足球,其滚动的速度远远要快于原来用毛发填充的实心球,这就增加的比赛的刺激性,给比赛带来了更强烈的竞争乐趣。

除此之外,在球场之上,代替原来的挖洞,将球踢进洞中的做法。出现了"挂网",在球场之上,直立两根竹竿,然后在竹竿之间挂起一张网,依靠柱子两边拉开。不过不同现代的球网,是闭合的,形成一个网囊。唐代的网球是在竹竿之间的上方,单单的一张网。但是相比于前代,在唐朝,人们在对蹴鞠就有了"网"的意识,也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了。

在比赛形式上,也有了新的花样。围绕着蹴鞠,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

"打鞠",比赛谁的颠球的次数更多;"白打",比赛之时,两个人对踢,不需要球门;"跃鞠",可以多人参与,拼抢的球赛。这时候,鞠的轻便以及蹴鞠的流行火爆,使得女子也加入到了这场运动项目当中去。唐朝京兆府的小吏,在长安城当中,偶然看见了一名女子竟能接住军中少年踢漏的球,穿着木屐还一脚把球踢了数十丈。足见这女子球技至高,引来众人围观。

在这样的氛围当中,蹴鞠的大众化也更加明显,不但得到了许多达官贵人的喜爱,更是进入到了寻常百姓家中。在关于那时候的民俗记载当中,清明节前后,人们最喜爱的就是玩蹴鞠和秋千。往往在寒食节之时,在郊外带上亲朋好友或者约上三五好友,蹴鞠玩乐。

到了宋代,鞠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虽然还经过水火工艺,当时缝制皮球的皮子,由唐朝的8块增加到了12块,同时在形状上更加规整,更加接近一个正圆形。

在当时的手工作坊当中,已经能够制作出四十种不同品种的鞠,每种品种的鞠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制作足球工艺的提高,促进了踢球技术的发展。

同时,鞠的制作技艺取得的进步,也能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鞠的需求的增加,说明当时蹴鞠的流行。宋代的皇帝和官僚们,有的喜欢自己下场,亲自踢球。有的则喜欢自己坐在看台之上,看别人踢球。苏汉臣所绘的《宋太祖蹴鞠图》,就呈现了太祖、太宗等六人在一起踢球的画面。

还有宋朝鼎鼎有名的宋徽宗,也是一个球迷。经常在宫中举办球赛,自己观看欣赏。除此之外,北宋宣和时期的宰相李邦彦也是一名足球爱好者,他自称"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因此还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浪子宰相"。

除了将蹴鞠作为娱乐,还出现了一些专门依靠踢球技艺来谋生的艺人。并且,还逐渐发展出了许多的足球社团,比如圆社、齐云社等。

这些球会还同许多现代足球俱乐部一样,制定出了许多的规定。比如,不可轻师,不可欠礼,不可失信,不可赌博。饮酒之后不踢,球皮破不踢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足球作战战略,对于足球的技艺也作出了规定。商人们还从中看出来商业商机,做起了"足球周边买卖"。

在当时的汴京城,出现了不少"蹴球茶馆",和"角楼店"。还有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作坊。到了宋代,民间足球组织的出现,更加使这一运动项目趋向社会化。它从军队、宫廷的那些专业的队伍,转向民间性的大众项目。

到了元代,市民的蹴鞠活动依然兴盛,还大量的出现在看文学作品当中,在园曲中,就能看到许多对于市井当中蹴鞠活动的描写。但是这时候的范围其实已经大大地缩小了。

不同前代的"全民参与",这时候仅仅以妇女踢球作为一种欣赏表演,被称之为"蹴鞠技"。元朝的人们相对而言,更喜欢的是观看蹴鞠比赛的表演,主要目的在于欣赏和娱乐。经历明代至清,蹴鞠活动已经主要变成了妇女儿童的游戏活动,虽然这时候还有一种被称作"冰上蹴鞠"的运动,是喜爱溜冰的满族人将将蹴鞠与溜冰相结合而产生,作为禁军训练的一种项目。

但是这只是几千年蹴鞠流行的一波历史余温。蹴鞠逐渐衰落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曾经辉煌一时的蹴鞠运动,逐渐消失在历史当中。直到近代,西方国家才再一次将这项运动发扬起来,将它推向了世界,带到了更多人的视野当中去,从新受到了追捧。

蹴鞠的落幕

为什么曾经流行一时的运动,在明清之后逐渐走向没落了呢?这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在宋朝朱熹的宋明理学之后,社会上呈现出了重文轻武的社会趋向。同时,有出现了诸如元曲,小说,戏曲等更多新兴的娱乐活动,使人们相对减少了对于蹴鞠的兴趣。

同时,当足球在日渐大众化的趋势当中,它从自身娱乐的项目转变成了娱乐他人,供人赏玩的表演性节目。这就极大的降低了蹴鞠的社会功能,失去了强健体魄、锻炼意志等特点。甚至,因为妓女将踢球作为娱客的一种手段,最终一度和放荡行为扯上关系。

所以,蹴鞠就失去了统治者的支持,在朱元璋时期,甚至一度不允许军人踢球。就这样,没有了统治者的支持,踢足球的人的地位越来越低下,从事这项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少。于是,留给蹴鞠的生存发展空间也就越来越小,最终,走向了消失的命运。

蹴鞠在中国古代的命运,真的是让人感到惋惜,为之报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