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裁员、砍管线、停临床,跨国药企“瘦身”计划缘何仍在继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实习生肖立群 上海报道为缩减成本,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精简产品管线也是跨国药企的一项重要手段。
近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在其第一季度报告中表示,计划在2025年底前通过大规模重组削减15亿美元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将大约裁员2200人,占总员工的6%。今年4月,BMS关闭了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红木城的癌症免疫学和细胞治疗主题研究中心。BMS目前大约有12个项目已经停止或指定委外开发,包括其免疫疗法Yervoy的后续版本、SIRPα和BET靶向药物,并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继续审查其产品线。
另据前联拓生物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BMS在2023年底收回肥厚型心肌病药物mavacamten大中华区权益的时候,也接手了联拓该药物团队员工,但目前,该团队人员已经优化了不少。“在我们的人被‘买’过去之后,他们进行了一波波清理。”
CIC灼识创始合伙人侯绪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跨国药企进行大规模裁员和精简产品管线的主要原因包括对当前市场环境的一种反应,也有成本控制、战略调整以及提升研发效率等不同因素的考虑。比如,现在的大药企都在收缩自体研发投入,转向对外引进其他小药企的高成功率产品,这使得他们的研发团队大大收缩。
“在中国,药品的集采、医保控费等政策也会对跨国药企的业务造成压力,从而促使这些跨国药企进行战略调整,缩减在华规模。”侯绪超说。
裁员仍在继续
近年来,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遇冷,融资总金额进一步萎缩,回落到2019年的水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共完成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投资3076笔,累计融资574亿美元,融资总额相对2022年,进一步收缩超2成。单笔事件的融资均额也从2021年的峰值0.35亿美元跌落至2023年的0.19亿美元,接近腰斩。
在此背景下,2024年,跨国药企的裁员仍在继续。BMS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达到119亿美元。其中Reblozyl和Opdualag的增幅分别为72%和76%,分别达到3.54亿美元和2.06亿美元。但Opdivo的收入下降了6%,为21亿美元。
BMS在公布一季报的时候宣称,要进行组织管理结构重组,优化产品管线。
BMS并不是唯一一家进行大裁员的药企。今年以来,跨国药企的裁员仍在继续。除BMS外,据Fierce Biotech发布的2024年生物制药企业裁员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24年共有77家生物技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裁员,其中不乏诺华、罗氏、辉瑞和拜耳等大型跨国药企。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裁员浪潮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研发人员也受到影响。
据公开信息,5月9日,武田制药在2023财年业绩报告中提到多款产品遭遇专利悬崖。为了缓解经营压力,武田计划简化其员工组织方式,拿出约9亿美元进行重组,并精简其药物管线,明确放弃TAK573、TAK981以及CAR-NK疗法TAK007的血液肿瘤适应。武田披露,即将关闭圣迭戈研究中心,可能涉及340名员工。
今年4月9日,诺华称,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品组合和先进技术平台的价值,诺华计划在未来2-3 年内重组其全球研发团队,将团队成员缩减1%~2%。该举措将在瑞士总部削减约440个开发职位,并在美国削减多达240个职位。赛诺菲也在今年进行了5次裁员,计划通过该措施从2024年到2025年底节省20亿欧元成本。
继在去年12月以430亿美元完成了对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制造商Seagen的收购后,5月9日,辉瑞发言人称将对这家新收购的公司进行新一轮的裁员和组织架构调整,Seagen位于瑞士的总部将裁员74人,位于华盛顿州的工厂将裁员120人。
对此,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各大药企裁员消息频出,从侧面说明了跨国药企正在经历新一轮转型阵痛期,跨国药企为了应对更多挑战,相应的业务调整也在变得越加频繁,与此同时裁员也就成为了常态。
重视投资回报率
对于企业布局者而言,目前,跨国药企的“黄金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考虑提升运营效率,在缩减人力成本的同时,也需要对非核心产品考虑进行剥离,以“降本增效”实现市场聚焦。为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除进行大裁员外,跨国药企还采取了精简管线、重组并购等措施。
今年4月,BMS关闭了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红木城的癌症免疫学和细胞治疗主题研究中心。目前大约有12个项目已经停止或指定委外开发,包括其免疫疗法Yervoy的后续版本、SIRPα和BET靶向药物,并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继续审查其产品线。
BMS发言人公开表示,“绝大多数”成本节约将来自BMS的传统业务,而不是最近收购获得的协同资产。就其投资渠道而言,他们将专注于提供更高投资回报的资产和项目。
吉利德今年已将CD47单抗magrolimab的6项试验从管线中剔除。包括magrolimab联合疗法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三阴性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项实体瘤研究和血液瘤试验,即意味着彻底放弃了这款药物的研发。此外,其CD19 CAR-T细胞疗法Tecartus(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治疗罕见B细胞恶性肿瘤的II期篮子试验(ZUMA-25)以及靶向CLL-1的CAR-T细胞疗法KITE-222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I期试验也被剔除。诺华在一季度管线更新中,也将CD73单抗NZV930和CSF-1R抑制剂sotuletinib从管线中剔除。其中,NZV930正处于I期阶段,曾被开发用于治疗实体瘤,sotuletinib曾被开发用于治疗ALS,已处于II期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国药企被砍的管线中大多处于早期临床阶段,但也有处于III期临床管线的产品被剔除。例如,罗氏放弃了RG6168(萨特利珠单抗)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适应症的开发,主要原因在于其在III期试验中未显示出预期的临床疗效。赛诺菲也将venglustat针对治疗GM2神经节脂质沉积症的III期实验终止。
对于暂停临床的现实性问题,上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实际操作中,企业也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团队、技术平台、研发思路等诸多非量化指标。“如果项目推进到临床,并展示了充分的数据,对于后期开发成功率都会比较满意,或者认为在某个方面做得很好就一定会坚持下去。反之,如果各方面数据并不理想,对未来药物前景迷茫,及时止损不失为一条理智的道路。当然,也可以等到新的技术来了以后再拥抱它。”
整体来看,跨国药企趋向于将研发重点放在投资回报率更高、更加受市场认可的产品管线上。“医药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重磅炸弹级药品的持续推出对于市场的刺激作用和带动效应会使得大家把资源更加向头部集中,未来在各个治疗领域都有可能出现类似减重、肿瘤领域里的GLP-1和K药这种王者级的药品。”侯绪超表示。
寻找新增长点
尽管近年来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但对于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影响仍在持续。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自2020年以来,市场中交易终止的项目仍在持续上升,从2020年的23项上升至2023年的93项。从技术类别来看,其中单抗、细胞治疗领域终止项目数显著增多。
“生物医药行业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新的技术突破往往在短期引发投资者过于乐观的情绪,甚至引发热炒和投机行为。”上述分析师指出,随着时间推移,一旦这些创新技术在考验面前有所闪失,比如商业化概率降低、明星药物的临床不及预期,投资者的信心就会逃离,甚至形成群体性悲观,同时也“误杀”很多质地优良的企业。成熟如美国的生物医药投资市场,也难逃这种周期。
为保证现金流,密集裁员、砍管线、停临床正成为常态,但为了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新增长点也成为各家药企面临的现实性问题,而对外授权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已成为跨国药企“自救”的重要举措,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将资金集中在投资回报率更高的研发项目上。例如,在过去六个月中,BMS花费140亿美元收购了Karuna Therapeutics,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将于今年9月获得FDA批准。此外,BMS公司还完成了对RayzeBio的收购。另外,今年初,诺华集团宣布已达成收购信瑞诺医药的协议。信瑞诺医药的核心资产包括两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药物,即atrasentan及zigakibart(BION-1301),均用于治疗IgA肾病。此次收购将扩大诺华在中国的肾病产品组合,丰富未来产品线。
对于大型跨国药企而言,通过并购、许可授权获取“外部创新”和“内部研发”具有一样重要的意义,那么, 哪些项目会成为“香饽饽”?根据麦肯锡披露的数据,在2000年,对于当时全球最热十大靶点,针对每个靶点的管线产品(包括总部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公司)分别有5-11个。在2020年,对于最热的前十大靶点,平均针对每个靶点的全球管线产品的数量高达20-60个。中国创新医药在过去几年严重的研发扎堆之后逐渐回归理性,但是具有很大市场潜力的靶点(如GLP-1)必然会吸引大批的创新药企和投资者。
另外,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创新药收入的大约三分之一来自企业“内部研发”的产品,另外三分之二来自于并购与合作(包括授权许可)。对于全球前20名的跨国药企,当前临床阶段的产品数量中平均55%来自于“内部研发”,45%是来自于“外部创新”,但有些公司对外部创新的依赖度远远高于平均值,达到60%~70%。
“尽管双/多特异性抗体、细胞基因治疗等项目被砍,但这些赛道依然被跨国药企重点关注。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以及政策调控的背景下,药企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全球医药交易治疗领域分布情况方面,抗肿瘤药物是最受关注的治疗领域,抗感染、神经系统药物、免疫系统药物紧随其后。”上述分析师强调。由于新药的研发前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长时间的临床试验,医药产品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较长,因此具有很高的风险性。
对此,侯绪超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跨国药企通过裁员和精简产品管线等举措,短期内可以作为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手段。长期而言,药企仍然是需要依靠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来实现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