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除了大陆地图,台北街道名还藏了哪些秘密
台北市街道命名。(作者提供)
今天上午,「地图可显示台湾省每个街道」,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目前已引发超过10.8亿阅读、6.5万讨论。
城市是不断进行文化生产的场所,而街道正是城市的血脉,每座城市也自然孕育了迥异却独特的街道,动力火车唱,「忠孝东路走九遍」,罗大佑唱,「台北街头巷尾四界拢是人」。
一起看看台湾,「依然是我们爱的台湾」。
台湾街道更名史
在日据时期之前,台湾的街道命名与清朝别无二致。但进入日据时期,城市区块的划分模式则以「XX町X丁目」的方式取而代之。这种方式与日本街道一脉相承,却也令街道名的地位不再如之前一般重要。
1945年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来台,为「去日本化」,颁布了《台湾省各县市街道名称改正办法》。旧有的大正町、昭和町、乃木町等日本式的町目系统销声匿迹,现今大家熟悉的名称自此进入大众视野。如宣扬三民主义的「民生路」、「民权路」、「民族路」;带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忠孝路」、「信义路」等。
大致说来,在《改正办法》中,有四项命名规则:
1. 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者:如中华路、信义路、和平路等。
2. 宣传三民主义者︰如三民路、民权路、民族路、民生路等。
3. 纪念伟人︰如中山路、中正路等。
4. 适合当地地理、或习惯,且具有意义者。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的城市街道规划在1946年就开始定型。时任公署民政处代理技正的郑定邦,承担了对台北市街道的更名工作。今日耳熟能详的街道,如「信义路」、「忠孝东路」、「重庆南/北路」等都于这一时期正式落定。
郑定邦来自上海,其在上海的早年生活工作经验,在他为台北城市街道的命名工作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而上海街道命名形式源自1862年的《上海马路命名备忘录》。当时,英美双方决定联合整顿英美租界的马路名,双方意见不一。最终,英国领事麦华陀主张以中国地名对马路命名。至1865年,27条道路拥有了沿用至今的新名字。南北向的道路往往以省命名,东西向道路则采用市的名称,但马路顺序却与名称所包含的「地名」背后的实际地理位置无关。
台北道路的「地图化」
对比上海,台北的「地名道路」则更有规律。以当时的「公署」(即今日的「行政院」,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办公场所)为中心,其道路的排布,则与其名称的实际地理位置吻合。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办公场所处于忠孝东路与中山北路口,若以此为中心,将台北市分成四大象限,则会发现这些道路恰好以实际地理位置错落分布。如「公署」西北方的大同区,坐落了「宁夏」路、「太原」路;东北方的中山区,有「长春」路,「吉林」路;西南方的万华区,则有「西藏」路等。
但也有一些例外。部分城市的名称现今已不再沿用,但冠以这些地名的街道名却仍然保留。如大同区的「迪化」街,其「迪化」一名原是乌鲁木齐市的曾用名。
台北市街道命名与大陆地理。(作者提供)
西区东区「找不同」
或许有细心的朋友注意到,台北市有「西路小,东路大」的怪现象。忠孝东路是台北市最长的街道,比它的「兄弟」忠孝西路足足长了数倍有余。另外,「城市地名」道路也多半集中在西区。这实际上是因为,在日据时期,台北市的范围只包含了如今的中正、万华、中山、大同、大安等区。
自然,在历史沿革中,台北市范围不断扩大。1938年松山庄并入台北市,至45年国民政府来台时,台北共有10个行政区。1967年,台北市升格为「院辖市」(后来改称「直辖市」),城市地位再次上升。次年,南港镇、内湖乡、士林镇、北投镇等也被并入台北市辖区范围。1990年,台北市再次进行行政区规划,松山区南部独立成为信义区,现今的12个区划也被正式划定。
看着这些熟悉的路名,「都是含有故乡的路,希望也是归家的路」。期待有一天,可以漫步于台北的特色街道,在愉悦的日子里,相互打招呼说,「嘿!祝你今天过得开心!」
(柚TT)
(本文来源:「柚子铺聊台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