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大陆》两岸的味道

名闻遐迩的秦淮八绝。(百度)

台湾8月父亲节,笔者有幸,一尝米其林一星大餐,位在板桥大远百的港式点心添好运餐厅。其实不懂美食,有点像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食罢胡诌两句,就教老饕专家。

酥皮焗叉烧包不错,酥皮类似酥皮浓汤,或波萝包的外皮。其实就像波萝包,只是内馅不同。波萝包夹片厚牛油,酥皮配玉米浓汤。而这个叉烧包,味道有些复杂,有点不可言喻,却非深奥。笔者在英国念书时,港仔做的传统叉烧包,是白色面皮,没啥调味,好来衬托出内馅叉烧酱料的浓郁深厚。现在焗烤的波萝酥皮出来抢戏,当然很丰富,但有点混乱,可能不如单纯老味道,单兵作战上场。波萝包夹奶油,或酥皮配浓汤,或蒸或烤的叉烧包都好,都美味,但可能不要杂配,不容混淆。

XO酱腊味炒饭也很香,但普通一碗的分量大小,要价台币168元。不油不腻,粒粒分明是基本功。但若小弟来料理,想炒成两份,XO酱炒饭,和腊肉炒饭或烧腊炒饭。因为两者皆重囗味,两强相遇,未必有相加相乘效果,不如单纯原味,还能加分。另外高单价和CP值等,属自由心证,就不多说了。

另本店招牌冻柠茶,正统港味,不过甜,但够冰够酸,绿色柠檬皮入茶,有清香无苦涩,可见柠檬的品质和等级皆上选。尤其是一杯既尽,再倒入冰开水,更稍挤压柠檬切片,续杯仍有清新,不致太淡。

再来是葱花雪蛋肠粉,是画龙点睛之作,无此肠粉,港式点心黯然失色。但虽好看好吃,嚼尽才发觉,所谓雪蛋,就是蛋白,有点讶异。不说是充场面,但肠粉内馅,一般有海鲜虾贝,或肉类或莴苣等,放条蛋白,可能也另有功效。一如艋舺夜市,畅销的旗鱼甜不辣,在鱼浆中硬是塞入半个白水煮蛋,不知是鸡蛋鲜美,还是水产价高?

再来就香松炸豆腐,应是营养的鸡蛋豆腐切块,但我更爱传统市场当日的板豆腐。因为如果只注重火候和外酥内嫩,市面有许多平价的铁板料理,也有此道功夫菜,似乎不足为奇。最后有港式萝卜糕,其中的馅料,先炒香炒熟入味,不是蒸熟的。唯一可惜,是糕汁略稀,出蒸笼时可成形,但筷子一碰,则各自破碎脱落。美中不足,是卖相不耐久放。

想起港点,士多(store),和点心(dim sum),多有英式糕饼的传统,和大不列颠的遗绪。而在大陆内地如南京,夫子庙老东门的秦淮人家饭馆,正宗淮扬菜系,也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自然该有些淮扬小点可提,例如名闻遐迩的秦淮八绝点。

笔者日前游罢南京,还记得的滋味,有秦淮小茶馓。小茶馓,就是馓子,幼时台北的眷村和光华商场,都可见到。汉族回族,蒙古新疆,都吃馓子。也就油炸面食,形如栅栏,细如面条,所谓的秦淮小茶馓,就是江苏淮安茶馓,用麻油炸制,最细可如发丝。此物似油条,又非油条般腻口,似面条也非只有清淡。当烙饼内馅,或佐烧饼吃,都相得益彰。

其他还有五香状元蛋,就糖心卤蛋。雨花石元宵,就小汤圆做成石头状,五彩似南京五花石。另有美味鸭血汤,松茸香酥饼,什锦素菜包,外观都如其名。迷你小麻球是糯米粉团油炸,台湾也有的庶民街头小吃,只是在江浙一带叫麻球,我们叫芝麻球。

最好玩的是养颜豆腐涝,什么是豆腐涝,又称(都不老),在南京话中,也就豆腐脑,豆腐花之类。各种食材佐料都能放,既好吃也养生。

说到豆腐,小弟学的是番文,免不了要和洋人打交道,就当做是,师夷之技以制夷。老外最无福消受的美食,当属台湾的臭豆腐和猪血糕。豆腐译作to -fu,老外怕这个味,敬谢不敏,还说to-fu 听来像是dog food ,问我是不是狗食?这我就有点不悦了,想这是我们华裔千百年流传的庶民美食。而你们番邦不也爱吃起司(cheese)?听说最贵的起司,是液态且仍有蛆虫蠕动其中,如此美食,谁敢下箸?我还更想问,cheese 是不是cat food勒!

另外就台湾街头的猪血糕,蒸气氤氲,香味扑鼻,外有花生糖粉,再佐红色辣酱,和绿色香菜,几乎无人能抗拒,有次我帮老外买了一串,他迫不及待,大口咬下之后,问我What is it?我先说是某种cake ,他也称好吃,但我再翻译到pig blood时,他立马到一旁作呕吐状,想挖出快要吞下的东西。原来老外是基督徒,好像圣经说过,嗜血的唯有恶魔撒旦……

港式点心和淮扬小点,各具特色。一如中西文化,本来不同。两岸的滋味,各有所好,自有所爱,难分轩轾,无法评比。青菜豆腐谁胜?香蕉芭乐谁赢?谁能置喙?

文末如问我,最爱是啥?没有悬念,立马勾选,我会说,是南京街头的肉包铺子。和许多赶去上班的工地师傅一样,吃两个冒着热气的大肉包,那么心满意足,心安理得。(黎家庆/英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