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两岸关系的三种思维

两岸征文

大陆共产党根本诉求在于两岸达成统一,统一的方式在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界定,而统一的程序遵循「一个中国原则」的框线,凭借大陆一造的强势地位对于统一的方式与程序加以单方面规制,可以反映为大小权力实体的「实力对比思维」,在统一尚不可及之时取信于权力差距累计加总为结构影响的战略定力。

国民党的根本立场是「中华民国路线」,追求符合「中华民国路线」的终极统一,诉求于在过去、当下与未来皆不得背弃「中华民国」,后者构成国民党的历史合理性、选举可欲性与理念合法性,坚持依据于「中华民国路线」的「法理道统思维」看待两岸关系的前途走向,拒绝悖于此「法理道统」的任何台湾前途之解决方案,于国统纲领以三阶段划分为终极统一议题设防与缓冲,以保证此「法理道统」对整个程序的支援。

民进党人具有与国民党人不一致的历史记忆与集体经验,在根本上对于「中华民国」持否定态度,渊源于「中华民国」符号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概念性关联,诉求「消灭中华民国」来给予台湾新的身份认同与意义归属,在两岸走向上主张「法理台独」以完成身份再造,以「脱离思维」看待两岸关系程序。

上述三种战略思维虽然在根本上是不相一致的,但不妨碍彼此可能的合作空间。我们所经历的并非世界本身,而是世界所给予我们的意义。阿德勒如是说。意义可以勾连,透过重新归属各个要素某种相对份额,经由全新的知性形式过滤后,便是一种新的情境的展现。材料也可以再砌,透过重塑各个成分在导向最终目的的位阶次序,经由严谨的次级目标定位,则敞开了诸多合作与妥协的可能,在次级目标上的合作与相容,支援彼此之间的终极目标达成的阶段性努力。

「实力对比思维」与「法理道统思维」可以合作,带来马政府的八年光阴。虽然二者在对于统一的方式上存在根本差距,前者依托强势地位诉求於单方面界定,后者坚持中华民国法理道统强调符合此「法理道统」的统一,但在统一的程序上二者存在交集。大陆基于「实力对比思维」对统一程序的战略定力与耐性,与国民党基于「法理道统思维」对统一程序的节制与管理存在交集的可能,由是依托「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之「各」字对于此「法理道统」的容纳,二者实现了马政府的八年和平:于大陆诠释为和平统一前奏之和平发展,于台湾可视作终极统一程序中的不设硬时间线之中程阶段。

「脱离思维」于「法理道统思维」也可以合作,造致蔡政府的中华民国转向。当民进党政府如实意识到中华文化脉络中的「南北朝史观」时,合作便出现了可能。指涉受中华脉络影响的不同政治实体的和平竞合局面,其长久出现仅仅在「南北朝时期」,而当并存的政权放弃自身的「中国」正统名分之诉求,文化地域中的大政治实体便借由道德义理所在,名正言顺对夷狄或者割据进行兼并,而完成文化地域的「大一统」。于选举议程中,「和平」的考量在现实性上具有对于「自决」考量的冲击乃至颠覆。于是「消灭中华民国」、「脱离中华民国」之「脱离思维」改投换面,成了「消灭中华民国之实」、「脱离中华民国之实」,而接纳了「中华民国之壳」。这就是蔡政府的骑墙论述。

台湾问题当下之根本困境,不在于三种思维之间的根本不相一致,后者并不拒斥合作与妥协的可能性。而在于三种思维之间的两两合作中,独缺大陆共产党于民进党此二思维之合作环节。由是三方之间的良性竞合无法产生,两两合作各自推动与连环效应之自发程序不得展开。由是探索民共二思维之合作成为两岸关系的症结所在。「实力对比思维」与「法理道统思维」可以合作,二者锚定在「九二共识」上,「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之「一」诠释为「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之「各」,也可以诠释为「体现中华民国宪法的九二共识」;由是「实力对比思维」对于统一程序的耐性与定力,同「法理道统思维」对「中华民国路线」的坚持达成交集,开拓出合作可能。而当民进党「脱离中华民国之实、接纳中华民国之壳」现阶段之「脱离思维」不妨再进一步,「接纳中华民国的部分之实」,探索基于「各自表述」之「九二共识」的合作亦非不可能。

大陆之「实力对比思维」,基于实力优势对于台湾问题解决程序的战略耐性与定力,所缔造的时间与空间准备,是其他两大思维达致「中程合作」最佳的培养基。不是目的层面、亦非方式层面,而是进程层面的共识对于两岸关系的进展尤为重要。当三种思维之间的两两合作均能建立时,连环效应之自发程序与良性互动足慰人心。台湾所需要的,不是在前途走向的根本立场上不断绝的政治攻讦,而是尽快达成关于程序层面之「和平」的公约数,以此对话与回应大陆的战略定力与耐心。(李林杰/四川大学政治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