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大陆》两岸真的统一之后会如何?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更文这事,一是要世界发生有趣的事,二是要苦心思索在工作之余勤奋读书,而近日国际无聊灵感寥寥只能整日与同事朋友瞎聊。还能写什么?抓耳挠腮多日,放弃找寻灵感了,用个偷吃步:干脆回复读者朋友常问的问题吧!

一到四题是最常见的问题,持续数年,总有旧雨新知一问再问。

至于我知道你们都想看的第五题:你自己认为如果、假设、哪天真的统一,「统一之后」的模样可曾想过?遗憾的是,我的回答浅薄,立场也未必让诸君满意。若有心急者可以跳去最后看,但或许会令您失望。

一,台北女孩请你做到日更(周更)吧!

催更,是本公众号最常见的,简直逼死臣妾了。我这人有怪癖,文章刚发出之时反而不会看太多留言,反而是不更的日子里,偶尔偶尔打开后台,往往可以见到至少三条(常常三条以上)「更新太少啦」、「作者太懒啦」、「快更新了啦」!

我等俗人总是上班摸鱼聊天讲八卦,下班瘫平种在沙发上。明明今日没有多大劳动与贡献,七点回家时却犹如打了场对日抗战,能勉强煮个面条炒个青菜已是勤快。

自然,总是谴责自己,不写文章也得看书吸收知识。这时又给自己找借口了,上班时再摸鱼,也得看一堆正经的、不正经的新闻资讯和媒体分析,脑子塞满了对于现实世界种种破事的疲惫感。

这时要打开季辛吉的《论中国》?累死臣妾啦!

做媒体久了会有很糟糕的周期:偶尔间歇性兴奋,比如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稿子,采访一个新奇的观点或是终于思索到有趣的题目。但多数时候是常态性丧志。

这没分哪个领域,更没有分你在什么媒体。同事和不同公司的朋友常挂在嘴上的往往也是「中美关系就这样」、「欧盟现在就那样」、「两岸反正也这样」。

这甚至还会上升到「到底写这些能干嘛啊反正也改变不了什么」的自我质疑。

讲了这么多,终究是一个字:懒。

但请相信我吧,在玩物丧志多日之后,仍会奋力一跃。这就是俗人的日常。

二,你的文章都打模糊仗啦!太和稀泥了!

几年前曾经亲眼目睹一场两岸纠纷。两位都不算太熟、分别来自海峡不同岸的朋友,因为无聊的事情怒目相视。正好讲到台湾经济问题,台方代表说了几句「可是大陆经济也有很大问题,贫富差距很大」。

可能双方对彼此有些误会,陆方代表怒意横生,十多亿人的地方能都有钱吗?台湾人应该要比就跟一个同样人口数的城市比,天天揪着农村比有什么意思?

而「六亿人月收入一千」曾引起大陆舆论场讨论,自然也在台湾论坛上被酸上几句。我一直认为这种现象非常怪诞,农村收入低是一个丢脸的事情吗?帮助基层,改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事情明明可以就事论事,但如果一方是台湾、另一方是中国大陆,往往政治意识就会被放到最前面。

大S离婚的新闻我也对同事跳跳叫叫,明明就是离婚,怎么又上升到大S立场问题、瞧不起大陆?莫名其妙!孩子不在北京受教育就是有优越感?天哪,两岸夫妻一方在北京赚钱、一方在台湾照顾双方父母或孩子,这现象太正常啦!

我个人如果以后有小孩(万分之一机率吧),其实也会偏向带回台湾,因为北京养育费用、压力都太大了。这就是一个不富裕人士的选择,但如果老公有钱在哪都可以啦!

其实很多事情就是人之常情,百姓关心的只有一样:自己的生活。就算在统独议题中,如果去问每个老百姓想什么,可能也不会这么怒气冲冲。

三,为什么一直待在北京啊?变成台北女孩看北京!

必须告诉大家,许多台湾人与北京,都是互相嫌弃、却又常伴左右的孽缘,跟结婚十年(或三年?)的夫妻一样。

在北京的台湾群组中,时不时就会有人分享「北京的尽头是去上海」、「上海迪士尼的烟花,证明现代化防疫」、「上海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城市的模范」等文章。

然后就会看到一帮台湾北漂刷刷刷地转发。

身边的台湾北漂每到杭州啊、苏州啊、上海啊、广州啊,往往疯狂发美食照。

而平时在北京,发的最多的,大约是夜晚字节跳动大楼的灯光,公司食堂,以及握着一杯咖啡的自拍。

我因为工作关系确实难离开北京,平时就转发各种段子,像极了不想付赡养费所以不离婚、只能下班在车子里抽烟的苦闷男人:北京一切为政治服务,治理往往一刀切,许多时候不是以「市民方便」为出发点,哎呀真是够烦人啦。

「因为我热爱这事业离不开北京」,或是「因为我爱这家公司所以离不开」感觉挺害羞,成年人了装什么装!于是近年理所当然搬出阿竹——阿竹是北京喵,带着他太麻烦了,离不开啊。

四,你为什么一直没结婚啊?

超多人问的!关卿何事啊下一题!气死了!

五,关于两岸统独,你一直在回顾过去啊!为什么不试着展望未来?你觉得真的统一之后会如何?最近不是说「财政尽用于改善民生」?

「统一之后想像会怎样」这个问题其实最近几篇文章中都被问到,我有简单粗暴地对几个读者朋友回过「我不知道」。写了大陆朋友未必喜欢,台湾朋友跟我翻脸,太难。

什么你真想知道啊?

确定想知道啊?

好吧!

没有读者,本公众号就没有存在意义,我最敬畏读者朋友了!你们问了,我就据实相告。

这几天我问了几个台湾朋友,意外地大家都讲出许多想法。

首先需要说明几点。其一,这完全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统一后财政都用于民生,有利于民,经济会好」这种想像。

涉及的层面非常复杂,这是一个需要非常多专业人士一起讨论的大命题。我不是专家,写得会相对很浅,纯粹是民间层面的想像/忧虑。

其二是台湾与香港情况不同。自然香港是试验场,对台湾是在吸取香港经验之后的另一套方式。台湾一直相对自主,但是与大陆的文化又高度相似。长期之后,台湾与大陆的融合到底是比香港更好还是更糟,身边的台湾人持各半意见。

其三是这是需要非常同理心的一个问题。希望您理解,台湾人习惯的一套环境、体系,若一下子改变,不论对什么立场的人而言,都会造成不小冲击。

您或许会想「这有什么好怕的」、「怎么会这样」,请尽量别以自己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去衡量。另外,所谓「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说这种话非常冷酷,这句话不能作为缺乏同理心的包装纸。

花了一百字讲前提,现在正式回答啦。

1,这问题的先决条件:统一方式。若过程台湾有人伤亡,那会是长久裂痕,心理创伤难以弥补——这点是大家的共识。

所以我问朋友的,只能建立在一个前提:如果是和平(比如最多以武逼统),并未造成伤亡。如果是这个前提下,您想像的会是如何?比如生活变化、经济变化,第一时间的想像?

有朋友会举手发问,那如果是台湾高官要逃走被打下来呢?如果是某某意外的伤亡呢?如果是你们台胞自己开枪走火呢?所以啊各位,不同情况,都会造成民意的变化,谁也不知道届时会有多少突发事件。要往下讲,就只能以最理想的「和平未伤亡」来做前提。

2,去除大家都能想到的「审查是否变严格」(希望不要黄片减少啦、出版受限啦、十八禁的游戏不能玩啦等等),有几点比较共同的顾虑。

其一是届时「意识形态审核」是否当道。我采访的朋友们不论立场,无一例外,都提到了这一点(并非只有偏绿者问,偏蓝者也会担忧届时社会风气)。比如因为短期的政治变化震荡,人们为了利益或「想展现忠诚」相互举报对方,这在过去历史中层出不穷。

其二是经济民生层面。当我问到「看大陆经验也知道,大陆政府在经济层面表现相对出色,那对于统一之后的大环境有何预期」?

普遍的预期是「维持现状」。最大的共识是整体薪资不会比现在好多少、也不会更差,端看收入较低的基层生活是否进一步改善(也就是共同富裕之概念),对于台湾最多数的中产阶级其实难有变化。在生活水准方面有人悲观有人乐观,有人(非偏绿)表达「物价房价可能飙高怎么办」之担忧。

有两位朋友都提到:台湾长久习惯于强企业/弱政府的情况,政府过去推行经济政策往往不了了之。大陆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方式到台湾会水土不服,也可能先引起剧烈反弹,并非「届时年收入多两三万台币」这样简单。台湾本身也有底子,并不认为经济会更差。是否更好,持「不期不待没有伤害」之态度。

整体而言这一块所有朋友给出的回答都很类似,基本认为若往后真统一,经济不会太受打击,生活继续,但并不抱多好的预期。

其三是,有位朋友特别提到一点:在短期震荡中,会发生出乎预料的偶然事件。并不是「政府本意」,但就是发生了一些偶然冲突事件。这类事件若激起了人们「我不出声,下一个就轮到我」的普遍恐惧,那就会产生棘手局面。

反过来说,若届时人们发现「好像不爽还是可以发泄一下也没事/走上街头的人也没有怎么样」,那自然可能小打小闹为多,久了相安无事。

没办法写得太清楚,但相信大家都明白,就不多言。

3,以上这些简短内容,可能花了您三分钟不到阅读,但我却纠结很久,才决定写这个回答。写这回答一则不讨好,二则这是一个需要时间证明的事情,我不是预言家,预测不了局面好坏。

回答完这个,可能大陆朋友说「就这样」?台湾朋友骂「讲这个干嘛」?

曾经一个交情很好的对台朋友问,「对于你个人而言,哪天统一真发生,是亡国感,还是就是换政党」?

我据实以告了。他不太理解「既然宪法是一中原则,为什么人们无法用换政党来解释」?

就是没办法啊不一样啊,这种事就算用法理来安慰自己,也会觉得很难说服自己吧!我哇啦哇啦地说。

两岸对此所想太不同了,就算是熟悉台湾的也不例外。这就是我写这篇的原因。当然,我真的不知道,现在写这种文章,是否太早?是不是好的时间点?

本文发出之前给一位研究两岸问题的朋友看,他给我写了一段回复,我非常喜欢,作为这篇文章结尾。

其实我不太喜欢回答统一之后这类问题,我们作为平民百姓,怎么能预知之后会是怎么样的?只能从大陆的情况、香港的情况来做判断,给出一个模糊的感觉。

统一之后,中国大陆在意长治久安,而美国的角色也会产生改变。政治和教育、各方面的巨大变革,都是无可避免。

现阶段两岸对于统一之后确实有着不同的想像,表示两边的心理距离还是很远,都是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做衡量,把大陆看成另一个台湾,或是把台湾看成另一个大陆,但这些可能都局限了彼此的认知,所以设想未来固然重要,但好好观察现在跟过去同样也很重要。(郭雪筠/台北女孩)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