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看大陆-大陆的数位媒体 长些什么样子?

许知远在北京经营单向空间书店咖啡店和文创商品。(作者提供)

腾讯出品的《十三邀》,长达两个小时四十七分钟,这档访问节目的受欢迎程度让我有些意外,在这个快餐式的数位媒体时代,《十三邀》向大众展示了冷静思考、深度剖析内容依然有存在的价值,一如节目的目标所说:「寻找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个人,向他们发出邀请。请求观察他们的行为,请求他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中国发展的切片。」

兼具矛盾趣味组合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许知远访谈《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那集,两位恰好都是从传统媒体出来的新媒体人,一位站在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感慨时代,一位站在现实与商业逻辑的角度回应,真是兼具矛盾与趣味的组合。

许知远认为他是在为这个时代唱挽歌的人,不过,他也并非与这个时代完全格格不入。他是单向空间的创办人,在2006年和12位朋友创立「单向街」书店,去年,依赖合伙人自掏腰包供养9年的「单向街」获得千万美金投资,正式进入商业化运作,在「单向空间」的大框架下,衍生出「单系列」产品和「微在」新媒体平台。

许知远也与喜马拉雅合作推出《单读》音频节目,《单读》音频由一段音乐、一本书、一页朗读与一种视角组成,我猜想,许多听众喜爱听许知远谈阅读、谈音乐,除了因为许知远的嗓音耐听、缓慢,或许更多是因为能在浮躁的日子里感受到难得的平静。

罗振宇则是很坦然地表明自己不做理想主义者,而是做现实主义者。他自信地回答不觉得《逻辑思维》目前有什么问题,被问到自己的焦虑是什么,罗振宇相信「舒适区是待不住人的」,而非舒适区的原则就是「要不要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这也是为什么他全年无休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半在微信语音,且每条60秒一定要刚刚好。

罗振宇说:「每天说到60秒,意味着你要不断地试。如果不顺利的话,一天你可能得说四五十遍,你才能把它说成整整60秒。并且你终年不能睡懒觉,6点20分闹铃必须响。这就是自虐,所谓的『工匠精神』,我的理解就是公开自虐。」

决定买下这本小说

而我自己,忘记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最先接触到许知远,在微信公众号读他对生命的感悟,读他分享的散文、小说、诗歌之类的,现在回想起来,原来书架上有一些书就是因为《单读》的引介而买来的。记得有一期许知远介绍,爱尔兰当代文学大师威廉·特雷弗短篇小说集《出轨》中的同名小说《出轨》,情节描述一对婚外情情人,很安静缓慢的日常,但在小说的铺陈里,从外套衣领,从鞋子到桌上的谈话,女人透露自己终于离婚。

不知道是不是许知远有意的安排,这篇小说的朗读最后停留在情人拥抱告别的段落:「他们继续走着,经过天主教堂,那座墙体灰白的庞然大物,转入曼彻斯特绿化广场,再走过菲兹哈丁街,然后到了她乘公车站台车子靠站了,他们轻轻地拥抱告别。在车窗边坐稳后,她向他挥手。」而我大概是因为反复回听了几次以后,深深被这对情人难以言说的秘密吸引,就决定一定要拥有这本小说。

在《十三邀》那集访谈后,许知远回顾他的想法,形容「这是一场漫长、兴奋又让人疲倦的谈话」,但觉得罗振宇是一个非常值得交谈的朋友。「一个我们彼此之间对对方充满保留但仍然可以彼此欣赏的朋友。我觉得里面既有充满一个新发现者,甚至是孩子气的喜悦,其实我也听出了某种不缺人性,有时他为了拼命捍卫自己新的商人姿态,说出一些故作的狠话。」

网红在展现自己的日常生活时,这两人透过知识积累与人生历练用心经营内容的质地,也造就了社群影响力,因此有人称他们为知识型网红。不过同样阅读大量书籍,最终形塑成截然不同的品味样貌,可能刚好也呼应了许知远说的──「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成见,那你根本就对这个世界没有看待方式」。

相互倾听换位思考

我终究没有过完整看完一集《罗辑思维》的经验,也还是不习惯以实用化优先导向的知识,却不得不承认,效率对于今日生活占有的支配性地位。但或许重要的其实不是我们选择了商人罗振宇,还是知识分子许知远作为我们人生价值的参考对象,而是这两种看似冲突的观点碰撞时,些微的不自在与尴尬,两人相互倾听的耐性,让观众看见了在对话中互调位置思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