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国际机场:世界级航空城轮廓初显

秋日暖阳下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宛如金色凤凰,振翅欲飞。其身侧的临空经济区和综合保税区也舒展骨架,由蓝图变为实景,迎接八方来客。

地面连通京津冀,空中连接全世界。2019年9月大兴机场正式通航以来,这座“新国门”已成为北京对外开放的一张新名片。

连续3年蝉联“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奖”、保障旅客突破1.27亿人次、航班起降超过98万架次……短短5年,大兴机场发展成绩令人瞩目。仅在今年,这里就开辟了25条新航线,旅客吞吐量提前60天突破3000万人次,超2万名外籍旅客享受过境免签便利。

机场流转的是旅客、货物、资源,借力机场而生的,还有一座拔地而起的航空城。北京市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学亮说:“打造国际一流临空经济区、建设好首都新国门,是大兴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

今年是大兴机场临空区建设的第5个年头。从机场选址就加入工作专班的蔡凌宇,如今已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部副部长。他介绍,在机场周边组团式发展临空区,关键是做好空间和产业规划、明确建设标准,“我们的产业规划做了4轮,经历多轮推演”。蔡凌宇和伙伴们亲手设计出这个区域的未来,并见证其不断发展。2019年后,临空区一步步伸展城市骨架,航空关联必备产业相继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如今,航空枢纽正撬动新产业不断涌现。在构建国际化产业体系方面,临空区大兴片区搭建了以生命健康为主导产业,以航空枢纽和航空服务保障为两大基础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为补充的产业体系。

其中,在航空领域,临空区大兴片区依托民航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快民航大学、航科院、适航审定中心等项目建设,在适航审定技术、安全数据管理与应用、空天地一体化等领域探索“中国标准”。在低空经济赛道中,紧扣适航和安全主题,探索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推动构建“北京研发—河北验证试飞”的产业链协同机制,赋能国家低空经济发展。

“依托大兴机场全球通达性和综合保税区的通关便利性,我们重点推进跨境电商、医药产品、航材贸易等产业聚集发展,引入顺丰、京东、南洋等重大项目,建设了80万平方米的物流设施,构建了创新、高效、便利的国际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体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满群杰说。

作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枢纽,大兴机场也为区域发展不断注入动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员工宁玉风,见证了综合保税区的从无到有。2018年申报、2020年批复设立,约1.9平方公里的综保区(一期)于2021年底通过国家验收,2022年4月正式通关运营,“一座新的城市拔地而起”。

目前,综保区已建成保税仓储设施、研发办公和标准化工业厂房约39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投运国际生物医药园、公共库等载体。

优化服务方面,临空区大兴片区已全面承接196项市、区两级行政权力,实现企业“登记即秒批、拿地即开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擦亮“北京服务”品牌。不仅上线全国首个数据安全与治理公共服务平台、京津冀地区首个新型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京贸兴”,更有7项京津冀协同发展、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实践案例成为国家和省(市)级最佳实践案例。

“5年来,临空区大兴片区紧抓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机遇,全力以赴保障机场高效运营,国际大型枢纽机场作用加速释放。”满群杰说,临空区大兴片区加速从打基础向成规模转变,初步完成骨干路网、能源管网搭建,载体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吸引力日益强劲,一座驱动未来的世界航空城轮廓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 韩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