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收集文史资料 首创大汉溪历史地图
新北市三莺社区大学邀集北大海山学研究中心、北大高中、地方文史工作者,利用多年文史调查的经验,以大汉溪为主角,打造手绘历史流域地图。(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三莺社区大学邀集北大海山学研究中心、北大高中、地方文史工作者,利用多年文史调查的经验,以大汉溪为主角,打造手绘历史流域地图。(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板桥、树林、三峡等区的重要灌溉河流「大嵙崁溪(大汉溪)」,乘载着300多年前先民开垦的历史。新北市三莺社区大学邀集北大海山学研究中心、北大高中、地方文史工作者,利用多年文史调查的经验,以大汉溪为主角,打造手绘历史流域地图,未来也将作为地方乡土教育的重要教材。
大嵙崁溪主要提供新北板桥、树林、三峡、莺歌等地区民生用水,从1966年起更名为大汉溪,三莺社区大学邀集地方单位制作的「听-大嵙崁溪说故事」,纪录了1684至2021年间三莺地区蓝染艺术产业、湿地生态观光、河川整治大事记的流域地图,从300年前先民拓垦路线开始,爬梳多年来地方的茶金、蓝染文史脉络,详细呈现当地地景地貌、生态环境、历史景点。
地方文史工作者林炯任指出,为了扩大这幅地图的教育意义,特别加入河川生态、韧性社区及联合国永续指标等观念,希望国中小、高中在乡土和河川教育时可以运用,这份地图将是很好的地方学教材。
三莺社区大学主任黄荣护表示,社大长年与地方学校、公私立组织合作,推动河川守护志工培训、导览志工培训、走读活动、地方学教师培育等,为社区重要的学习平台,希望透过这份地图,串连起地方的共同愿景。
教育局指出,新北市社区大学长期推动在地文化保存及永续环境营造,知识采集、建置一直都是社区大学发展重点,另外去年在社大首创的线上小旅行走读,也推出许多与地方相关的特色文化,吸引不少民众报名。
教育局长张明文表示,新北市12所社大深耕地方长达20年,市府持续与社大、公私立部门共同推展终身学习和公民素养,未来也会在社大开出更多采多姿的各项课程、、活动及讲座,让民众在终身学习中也能丰富自己的人生。